返回第二百一十九章 下次一定,下次一定(2 / 3)  兰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好的朝鲜政治势力还是太弱小了,主要集中在所谓的“燕行使”团队之中,是朝鲜外交系统中的一群人,并不具备传统意义上主导朝政的实力。

    而大部分朝鲜人还是怀念明朝、讨厌清朝的,官场上如此,民间更是如此。

    一听大清国内爆发了【驱逐鞑虏再造中华】的兰芳之战,朝鲜民间的读书人们群起欢呼,密切关注大清国内战局,日夜期盼赵学宁和兰芳政权能彻底推翻满清政权,恢复汉人正统在中华的统治。

    所以当国王李祘准备派遣军队帮助清军作战的消息传开之后,朝鲜民间舆论场瞬间爆炸。

    大量读书人从四面八方涌向首都汉城,围在王宫外面对国王李祘发起请愿,要求李祘停止派兵助战。

    朝鲜是小中华之国,怎么能听从夷狄之国的调遣去讨伐想要恢复中华正统的兰芳呢?

    那可是大明皇族后裔建立的国家,是要光复中华的英雄,怎么能与之作战呢?

    那是倒反天罡!那是不义之战!

    如果进行了,是要遭天谴的!

    一时间,整个汉城都充斥着对李祘的反对之声,动静之大,震惊朝野。

    李祘做国王也有好多年了,权力地位也都巩固了,但是直到此时此刻他才意识到自己这个国王在某种意义上远远没有乾纲独断的能力。

    他之所以之前能做到这样的事情,无外乎符合了大家的利益,大家愿意配合。

    但是一旦在最根本最讲究大义的事情上违背了社会主流意愿,那么就算他是国王,也会为此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说一千道一万,朝鲜的王权远远没有带清皇权那么强势,读书人的悠悠之口和满朝官员的强烈抵制是真的可以让国王寸步难行的。

    而在我带清,如果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等待着大家的就是政治风波了。

    读书人会被杀死,官员会被杀死,所有反抗者都会被杀死,所以带清的皇权很强势。

    朝鲜办不到。

    面对朝野上下、民间的巨大政治压力,李祘有点扛不住了。

    他找来了支持他的时派大臣郑民始、徐命善等人商量此事,商量来商量去,这两人的立场也开始摇摆。

    他们认为外面群情汹涌,僻派和民间的抗议之声太大,这个时候如果不管不顾强行出兵,恐怕会给李祘带来巨大的政治风险,甚至会有失去王位、被人拉下马的可能性。

    完全听从他调遣的军队只有一支,其他传统意义上的王国军队多多少少还有些派系背景。

    李祘思来想去,立场也开始动摇,有点不太敢把壮勇营调走出战了。

    于是不得已之下,李祘想了一个办法。

    他决定派人传出风声,说朝鲜东部山区发生了叛乱,需要朝廷大军出征镇压叛乱,这样一来,调遣军队出征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以出动军队保持国王的颜面。

    另外,对带清也有交代。

    我不是不想帮你出征,而是我这边也发生了叛乱,需要我派兵镇压,分身乏术,对不住啊老大,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于是朝鲜这边的局势就暂时稳定下来了。

    内部出现了叛乱之后,军队顺理成章出去镇压叛乱,李祘亲自派人送国书到带清京师,表明朝鲜的困难,希望弘历可以理解。

    朝鲜这边算是做出了决策了,但是李祘没有掉以轻心,继续派遣大量人手乔装打扮潜入带清,以期打听到更多更新的战场情报送回国内,好让他准确的判断大陆局势。

    他需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向群臣妥协,什么时候又必须要乾纲独断一次。

    总而言之,在这场关乎神州大陆的统治权的风波之中,朝鲜想要保证自己的存在和利益,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只是朝鲜终究是一个“外国”,遇到事情可以选择立场,但是带清内部的人们就没有那么多立场可以选择了。

    比如奎林统领的军队,面对天津城坚固到了极点的防御,那还真的没什么办法。

    山东方面的军队战败之后,奎林和刘秉恬都得出了结论,认为兰芳军队退兵之后,妖力应该是得到了补充了,所以现在龟缩城内,打算继续利用强大的妖力对付清军,消耗清军的实力,这是非常卑鄙无耻的战术。

    而无法触碰到他们的帅旗的前提下,清军又无法破除他们的妖术,难以打开局面,强行攻城,结果就会和阿桂、福长安一样,必然惨败。

    所以奎林和刘秉恬决定暂时不攻城,两人从山东方面军的战斗经验之中得到了启发,决定稍微学习一下他们,利用投石机把黑狗血和公鸡血抛入天津城中,看看效果如何。

    按照他们的理解,虽然妖力主要集中在兰芳军队的帅旗上,但是他们的火器如果被黑狗血和公鸡血泼洒到了,自然也会失去妖力。

    比起直接破坏他们的帅旗,这种方式虽然效率不大,却也是目前清军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

    并且奎林还认为,天津城防之所以坚不可摧,肯定也是南洋恶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