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七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3 / 3)  兰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既然如此,带英可以派人来传教,他赵某人怎么就不能派人去带英反向传教呢?

    和欧洲那些传教士纯粹的忽悠不同,真要比起传教的真本事,那道家的那些道士还真不差。

    有的会武功,有的会书法,有的会治病救人,有的会算命卜卦,不比你们那些神父空口白牙一个十字架来的优秀?

    而且道士们往往也有道德要求,也有戒律清规,讲究一个修身养性。

    并且不喜欢小男孩。

    就当前这个欧洲人普遍尊崇中华文化的时代,组织一些道士去欧洲借着传教的名义传播道教、中华文化等等,还怕搞不出来一批欧洲道教徒?

    寇可往,我亦可往!

    咱们比比看谁更能传教?

    反正赵学宁已经打定主意了,等局势稳定下来,他就要召集天下所有有点名气有点本领的道士,统一一下道教教义之类的东西,搞一个传教章程,然后选派一个传教团去带英,首先让带英开开眼界。

    之后,赵学宁接见了那名俄罗斯的东正教神父,与之进行了一场会谈。

    赵学宁没学会俄语,不过这名东正教神父倒是会说法语,于是赵学宁就和他用法语交流。

    经过交流,赵学宁得知叶卡捷琳娜统治以来大力推动俄罗斯的欧洲化,竭力引进很多法国的文化艺术到俄罗斯来,所以曾经作为蒙古人下属的俄罗斯上层社会以说法语为荣。

    一番交流之后,赵学宁得知这些俄罗斯人现在有两个诉求。

    第一个是安全离开,第二个是希望和赵学宁领导的新政府继续曾经与清政府的关系,保留经商贸易和传播宗教的权利。

    另外,就是关于那些正在俄罗斯馆接受庇护的镶黄旗满洲俄罗斯佐领的士兵也能得到他们的庇护,不会被兰芳政府追究责任。

    赵学宁一开始还有点惊讶,后面才知道原来因为战争、政治、经济等很多因素,过去一些年代里不断有俄罗斯人因为种种原因主动或被动来到带清。

    后面因为人数增多,所以这些俄罗斯人直接被带清编入了镶黄旗满洲的序列之中,给予了这些俄罗斯人满军旗人的待遇,单独设立了俄罗斯佐领,这群俄罗斯人就在京师繁衍生息。

    并且通过这些传教士和商人,他们也和俄罗斯本国国内的亲戚朋友保持一定的联系。

    此番兰芳突击京师,一些俄罗斯佐领的旗人战死,他们的家眷和剩下来的一些壮丁则趁乱逃到了俄罗斯馆里请求庇护。

    赵学宁得知前因后果之后,点头表示允许他们离开。

    “通商和传教的事情,是你们和大清商定的,而我是要推翻大清的,至于是否要接受大清曾经和外国的一些协定,那也是之后才要考虑的事情,至少眼下,我不会商讨这种事情。

    你们可以先回去,过两三年再派人来这里,我们再认真商量一下这些事情,这期间,你们最好不要随意动用武力,否则我会全力反击。

    你们的那位女皇帝应该正在把全部的精力放在欧洲战场上和奥斯曼人作战,她应该不希望在这个时候再次和东方的敌人打一场战略决战,所以,回去之后你也把这事情和你们的女皇交代一下。”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