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八章 适合奋斗的历史时期(2 / 3)  兰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向其他地区扩张,军事进攻之前,先把舆论进攻打起来,要让清政府在他们还能掌控的地方也陷入深深的困局而无法自拔。

    十分具备舆论战斗能力的兰芳宣传部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开始掀起一轮对带清的舆论攻击的高峰。

    与此同时,赵学宁于六月底返回长沙之后,也着手对军队进行了一些重新的编制和安排。

    之前长达四个月的治安大作战期间,之前招募的新兵们的表现可圈可点,技战术方面初步达到了一个合格的士兵的要求。

    眼下兰芳军队的兵力比较紧张,急需大量军队填补至前线以充实前线的军力,以便于对下一阶段的进攻做准备。

    同时,也可以对前一阶段的军队战功进行集中整理,进行奖励与惩罚,提拔建功立业的人,罢免没有能力的人,以此安定军心,鼓舞士气。

    所以赵学宁决定对目前的军队状况做一番调整。

    首先他决定把兵团建制提升一个档次,把原先属于正规军的兵团建制调整为军级建制,把兵团变为军级建制的上级建制,设定为独自承担战略作战目标的军事战略单位。

    而军则设定为战术单位。

    然后,正大光明地把打着暹罗名号的暹罗新军的番号正式变成兰芳军队的番号,使得暹罗新军第一军到第五军成为兰芳正规军的第八军到第十二军。

    随后,将尚且属于预备部队的新兵们也正式授予番号,成为兰芳正规军的第十三到第二十七军。

    新近准备编组的五个新兵军则授予第一到第五预备军的番号。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海军编制暂时不改,还是第一舰队到第三舰队这三个军级建制的编队。

    然后,根据当时的状况,赵学宁又把二十七个正规军编制为九个兵团。

    第一军、第十三和第十四三个军编组为兰芳第一兵团,兵团总指挥为原第一兵团兵团长尹子明。

    第一军军长由屡立战功的聂方良出任,第十三军军长由聂方良原先的副手褚遂出任,第十四军军长由原第三营营队长张剑南出任。

    第二军、第十五军、第十六军三个军编组为兰芳第二兵团,兵团总指挥由原先第二兵团的兵团长苗旷担任。

    第三军、第十七军、第十八军三个军编组为兰芳第三兵团,兵团总指挥以原第三兵团兵团长杜淮担任。

    第四军、第十九军和第二十军三个军编组为兰芳第四兵团,战绩优秀的颜维星出任第四兵团总指挥。

    第五军、第二十一军和二十二军编组为第五兵团,总指挥为洪世桥。

    第六军、第二十三军和二十四军编组成第六兵团,总指挥为武性。

    第七军和第二十五军、二十六军编组成第七兵团,总指挥为朱文接。

    武性和朱文接作为南越降将,能在这场历史的大变革之中走到浪潮最前端,这也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可是却真真切切的发生了。

    这充分说明时代的浪潮卷过来,不管你是什么人,就算你真的有能力,也要选对平台。

    平台优秀,你就能发挥自己的全部,平台不行,能力再强,也没用。

    在最优秀的兰芳平台上,武性和朱文接这样的降将,还有原本籍籍无名一辈子也翻不起浪花的尹子明、颜维星等人,都绽放出了夺目的光辉,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而在行将就木的带清平台上,阿桂、福康安、海兰察等一时猛将也会化作飞灰,任凭雨打风吹去,就此谢幕。

    还是那句话,一个人的奋斗不仅要看他是否努力,也要看历史的进程适不适合奋斗。

    眼下,显然是一个适合奋斗的历史时期。

    最先编组的这七个兵团主要对应的就是原先的兰芳七大主力部队。

    赵学宁的用意就是让这七大主力部队各自带着两个新兵军组成一个兵团,具备一定战斗力的同时,也能带动新兵部队积累战斗经验,向精锐转变。

    真要出了什么问题,以七支主力部队的战斗力来说,也能够为新兵部队兜底,不用担心他们真的会翻车。

    剩下两个兵团就是原先的暹罗新军、现在的兰芳正规军第八军、第九军、第十军和第十一军、第十二军以及新兵第二十七军。

    第八和第九两个兵团也是赵学宁相对放心的两个兵团。

    暹罗新军虽然在战斗力和战斗经验方面不如七大主力部队,但是相较于新兵军来说,还是绝对的老手。

    而且名义上顶着暹罗新军的名头、实际上完全是兰芳军队的这五支部队也的确是需要一个名义来为他们正名。

    他们是正儿八经的兰芳军队,不是什么暹罗军队。

    这一番安排之后,赵学宁针对当前的局势,做了最新的军队布置和安排。

    首先,升任第四兵团总指挥的颜维星此时正带领第四军在辽东,赵学宁决定安排一批补给给他送去,同时把第十九军和第二十军一起送到辽东进行锻炼。

    一方面可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