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八章 躁动不安的巴黎(2 / 3)  兰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来做点什么,并讲述了自己对于电报系统的设想,更是讲述了电磁感应的原理,引导工业部门利用磁石和金线制成了第一台电磁感应装置,要求他们对这一存在进行专项攻关。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赵学宁得知了一系列从欧洲传来的消息,其中尤为重要的消息就是法国大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

    当前,他得知法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而是从宪法的意义上成为了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虽然很不愿意承认这一事实,并且为此发起了一次逃亡行动,但是因为逃亡行动的失败,导致他本人失去了国民的信任,威望大跌,而不得不接受了君主立宪的现实。

    对于这一现实,别说路易十六本人,包括他的王后玛丽在内,几乎所有的法兰西贵族都不愿意接受,尤其是在前几次政治风波当中被迫出逃的法国流亡贵族们,更是对新的政府恨的咬牙切齿。

    于是他们找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与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向他们请求出动军队干预法国目前的局势,希望依靠他们的力量恢复法国的王权专制体制,恢复他们往日的尊荣,将那些造反的革命分子彻底消灭。

    这两位在欧洲大陆上排名靠前的王者举行了一次会晤,在会晤上达成了一致意见,认为不能眼睁睁看着法国人把路易十六变成没有权力的国王,他们要竭尽全力维护法国的君主专制,要让路易十六拿回权力。

    这不仅是在帮助路易十六,也是在帮助他们自己,从而避免法国大革命的浪潮席卷到欧洲其他地区,威胁到他们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除此之外,如果行动成功,成功帮助路易十六恢复权力,他们也能因为这项对路易十六的帮助而正大光明得到不少他们想要得到的利益,甚至加强对法国的政治影响力。

    于是利奥波德二世首先出动了奥地利军队向法国发起进攻,正式宣布要干涉法国局势。

    法国在一片混乱中倒也是组织了一支军队准备迎战奥地利军队,但是欧洲舆论普遍不是很看好法国这一次的作战,他们普遍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几乎不可能打赢。

    而且不单单是欧洲舆论这样认为,法国内部对于这场战争那也是矛盾重重、疑虑重重。

    总体来说,目前法国的共和派与君主立宪派还有保皇派三派依然处在一种乱战的状态,内部不稳定是法国目前最大的命门。

    而且受限于政治风波,导致法国的军队也受到了一定的波及,很多贵族出身的军官都受到了冲击,或者主动或者被动的放弃了指挥权,导致法国军队的战斗力受到了严重影响。

    这一事实让很多舆论者都认为法国撑不住这一次的进攻,路易十六很快就会在普鲁士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干涉之下恢复权力。

    但是赵学宁并不这么认为。

    比起这场外国的干涉战争,赵学宁更在意巴黎革命中心的那些领袖人物们的动向,包括雅各宾俱乐部与目前还被称作布里索派的吉伦特派的一些人物,比如罗伯斯庇尔,比如丹东,还有马拉,以及布里索等等。

    由于眼下君主立宪派的代表性人物拉法耶特已经失去了威望,法国的君主立宪格局被严重动摇,保皇派大规模溃败,立法议会已经明确表态,支持结束君主立宪体制而建立一个全新的共和国。

    可以说君主立宪的格局已经无法维持下去,要不了多久,法国必然会成为一个共和国,在这个混乱时期,赵学宁更加关注那些可以左右法兰西局势的核心人物们是如何行动的。

    依靠陆航在伦敦搭建起来的中华联邦情报网络中心,他们收集了大量法国的政治情报和军事情报。

    由此得知至少在兰芳十三年的三月底,也就是1792年的三月份时,法国革命当局内部主要的讨论热点还不是是否建立共和国,而是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

    早在去年年底,在神圣罗马帝国和普鲁士王国准备介入法国大革命的消息传来之后,布里索派的领袖布里索便多次发声,要求惩罚密谋干涉法国局势的逃亡贵族,并直接向列强发起主动进攻,还要主动把法国的革命散播到其他欧洲国家去,争取掀起全欧洲的革命浪潮。

    布里索认为绝不能给外国势力干涉法国革命局势的机会,一定要予以坚强反击,让外国势力知道自己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并且将那些流亡贵族指控为“叛国者”,要向他们追究责任。

    整个巴黎大部分革命者都支持布里索的态度,认为这种强硬的态度才是眼下法国最需要的态度,布里索为此威望大涨。

    对此,国王路易十六居然也表达了支持的态度,路易十六固然希望能恢复专制权力,但是他同样意识到普鲁士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介入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要是真的在他们的支持下恢复权力,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凌驾于自己之上成为法国的“太上皇”。

    路易十六不希望自己的权力受到影响,所以也同样赞同布里索对外的强硬态度。

    在这一片汹涌的浪潮之中,一个特别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