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0章 宙宇天时,我当执之 (1/3)(1 / 2)  天命皆烬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深夜,安靖正在进行天子法的修行。

    经过这些天来日夜不休的冥思锻炼,他进入天子法状态的时间,已经从半个时辰降低到半刻左右。

    虽然仍然很长,但也算是一有闲暇便可以内观的程度,实用程度大增。

    不过,安靖真正的想法,其实是想要将天子法实战化。

    也就是说,他得将进入天子法状态的时间,压低至‘一刹那’左右。

    如果成功,到那时只需一刹那,安靖便可进入天子法状态,而他可以一边维持这种无欲无我的状态,一边和人战斗。

    如此一来,他就可以以入微的精度,调控自己体内的灵气运转,以最优化,最不会伤害到自己的方法进行攻击,延长自己的战斗时间,减少内耗内伤,达成一种‘完全掌控自身的战斗境界’。

    哪怕是因为敌人的攻击受了伤,他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压制住伤势,调动灵气去修复,遗留的毒气和敌对能量也可以用伤病剑指排出。

    想法很好,但显然还需要漫长时间的锻炼,所以安靖一有时间就会入静冥思,反正只要进入天子法的状态,他运转内息,凝结法禁的速度也会极大提升,两不耽搁。

    而最近这段时间,通过天子法的调整,安靖已经彻底祛除自己在天元界修行时体内残留的所有魔气,也修复了前段时间连续战斗的内伤。

    甚至就连自己从小到大,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发育的一些脏腑和肌体,也全部都缓缓调整至在安靖看来完美的地步。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安靖的身体先天素质又微微提升了些许——这可不是运转法禁功法得到的提升,而是最基础的先天真力。

    别看只是些许,安靖如今这躯体只有十二岁,还处于高速成长期,他这个时候的提升的些许素质,日后会成倍数倍反馈回来。

    再叠加功法的加持,量会非常可观。

    不过,人只要还活着,还在运转修法,体内的状况就会不断改变。

    天子法也无法达成真正的完美,而是不断朝着完美靠近,是一个动态的平衡。

    但,只要坚持修行,总能等到一個完美的刹那。

    譬如说现在。

    就是在这个夜晚的一个瞬间,安靖突然感应到了,自己的心神与肉体达成了完美的和谐。

    那是绝不逊色于明光尘这等神藏真人的‘身神合一’境界。

    在这瞬间,安靖体内的精气与灵气澎湃地运转着,宛如沛然莫御的大潮,在一望无际的内息之海中搅动,翻腾出一个又一个庞大的漩涡。

    而就有这么一个最为庞大的‘漩涡’,位于安靖的神魂正中。

    ——是时候了。

    就像是理所当然,一种真正的天意。

    安靖明了,天时已至!

    精气运转之潮声,如洪钟大吕,安靖身躯微微一震,感觉到自己神海正中打开了一个关窍,他没有被这些异感干扰,而是继续维持天子法的状态,令自己心神澄澈清静,宛如被磨砺至极致的剑刃,通透而锋锐。

    澎湃的内息与太白煞气朝着安靖的神魂涌去。寻常武道修者最为困难的‘提炼命格之气’,对于早已完成炼气的安靖而言反而是最简单的。

    一时间,远比寻常内壮境武者更雄厚的灵气涌入安靖的神魂中,然后在天子法的运转下褪去了金气的锋锐,化作了最原本的灵机,融入了那始终轮转的漩涡中。

    不仅仅如此,安靖的神海最深处,那天命所在,也涌出了一道如血炎流。

    这便是武道进阶内壮时,需要引出的‘命格之精’,最纯粹的荧惑血煞。

    太白煞气与荧惑血煞,赤金二色对冲,令漩涡激流轮转,宛如时之轮盘。

    思维开始加速。

    庞大的压力均衡地降临在了安靖神魂与肉体上,这可怖的重压如果是寻常内息如潮巅峰的武者,恐怕要不了一息就会承受不住,继而退出这种玄妙的‘天时’状态。

    只有达成了天子法的修持,体魄完美无缺,精神恒常无漏,才能尽可能维持长时间的天时状态。

    一时间,安靖心神中骤然浮现出无数条道路来。

    日晷,水钟,沙漏,圭表,齿轮钟表,油灯,漏刻,怀表,摆钟……无数种不同样式的计时工具浮现在他心中,而这些不同的造型又衍生出无数种不同细节的岔路,似是等待他选择。

    安靖知晓,这些道路,全部都是符合‘执天时’之神异的形象,而每一个不同的形象都代表同一种神异的不同细节。

    就如同瞳中火一万个人修,就会有一万种细节差异,不同的‘时之细节’代表的能力也略有些不同。

    日晷从阳,月时从阴,水钟从水,木刻从木,沙漏从土,油灯从火,钟表从金……

    同为思维加速,但选择使用何等方法加速,便会决定安靖日后的武脉之基,神通之种的形态与潜力。

    而安靖要做的,就是选择出一条他想要走的路。

    这路无有对错,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