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九章 绝密武器(2 / 3)  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从他这里可以眺望到远方的海面,海面上茫茫一片,没有任何船只到来,李庆安心中有些焦急了,半个月前,他听寺院里的法海和尚说,在大通山中段就盛产硫磺,而且是天然硫磺,极容易开采,他便命贺严明率一百多人乘两艘船前去找矿,已经过去半个月了,却一点消息也没有,李庆安担心他们遭遇到了吐蕃军,实在不行就派人去鄯州购买。

    他又回到帐中,小心翼翼地将已经混合好的几包黑火药倒入小陶罐中,这是他用仅有的一斤硫磺做成了黑火药,虽然他从方士手中得到了配方,但却不知道爆炸烈度,为此他配置了几种火药,将硝含量逐渐提高,并在陶罐上贴上了标签。

    这时,外面传来一名亲卫的禀报,“将军!场地已经清理好了。”

    “我这就去。”

    李庆安拿起几小罐配好的黑火药快步走出了帐篷,雪已经完全停了,海岛上已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俨如披上一件厚厚的白色大衣,李庆安带着几名士兵,骑马向海岛南面飞驰而去。

    龙驹岛南面有三个巨大的山坳,其中两个被用来寄存马匹,另一个较小的山坳闲置无用,正好给他试验火药,李庆安赶到山坳时,几名唐军已经等在那里了,山坳不大,长二十丈,宽五丈,两面都是黑黝黝的花岗岩,里面的积雪已经被清扫干净,虽然北风呼啸,但山坳中却十分安静,感觉不到寒风,这对火药的试验十分有利。

    与李庆安一同参与试验的唐军一共有二十人,都是李庆安从江都营及和安西军中挑选出来的心腹,这次火药试验意义重大,李庆安确认为军事绝密,除了几名将领之外,普通士兵都一无所知。

    试验平台位于山坳最里面的一个角落,是一块五尺见方的青石,李庆安亲手将陶罐放在青石上,陶罐约一个柚子大小,又用一根被火油浸泡的长索做捻子,长长的拖出一丈,另一端插进陶罐中。

    “将军,开始吗?”一名点火的士兵小声问道。

    “等一下!”

    李庆安取过一只小木箱子小心翼翼地盖在陶罐上,又左右看看,这才点点头道:”可以了,开始吧!”

    所有人都迅速后退到十丈外,好奇地等待着李庆安所说的奇迹发生,李庆安心中略有些忐忑不安,这只陶罐是六成硝的火药,直觉告诉他,效果恐怕不会太好,点火士兵点燃了油绳,火呼地一声燃烧起来,火势极快,眨眼间便到了箱子旁,点火士兵吓得撒腿便跑,却一下子被绊倒在地,他紧紧地抱着头,一动也不敢动,突发的意外使李庆安的心悬了起来,就在这时,‘砰!’地一声闷响,木箱被震起一丈高,一股黑烟冲天而起。

    所有人一齐惊呼起来,纷纷奔跑上前,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他们第一次看见火药,虽然没有李庆安描绘的那样惊心动魄,但还是把他们吓了一跳。

    陶罐一半已被炸成了碎片,而另一半却没动,青石板上洒满了没有燃烧的黑火药,这是显然是由于火药压实太紧的缘故,没有能充分燃烧,被炸裂陶片大部分都镶嵌在木箱内壁,但也有几块碎片迸射出来,其中一块射在点火士兵的腿上,划出一道血淋淋的口子,而且木箱也被震松,但没有散架。

    “七郎,这就是火药吗?”荔非守瑜好奇地问道。

    “对!这就是火药,感觉如何?”李庆安笑着反问道。

    旁边荔非元礼一撇嘴,道:“感觉不怎么样,吓唬马可以,我老荔嘛!只是眼皮跳了一下。”

    “我再来一次。”

    李庆安又取过另一罐黑火药,标识上面的成分是七成硝,两成硫磺和一成木炭,他记不清后世的黑火药成分,但隐隐记得硝是七成。

    “来!再试试这一罐。”

    刚才火药塞得太实,这次他倒出一部分,又将陶罐摇松了,这才放在青石上,盖上木箱,这一次李庆安没有用人点火,而是利用火箭,他们站在十五丈外,慢慢拉开了弓,一团火在箭头熊熊燃烧,弦一松,火箭高高射出,划出一道抛物线,精准地钉在油绳上,油绳燃烧起来,迅速烧向木箱,仿佛一条火蛇,‘嗖!’地消失在木箱中,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就听见惊天动地的一声炸响,火药剧烈的爆炸了,一股黑烟冲天冒起,木箱子被炸成了碎片,木箱碎屑四散高高飞起。

    李庆安慢慢跪下,眼中充满了激动之色,他忽然狠狠一拳砸在泥土上,七成硝!七成硝才是火药的配方,旁边几人半天才从无比震惊中反应过来,荔非元礼瞪大了眼睛,自言自语道:“我的娘,这简直就是雷神爷发威啊!”

    “七郎,我们干吧!”

    一向沉静的荔非守瑜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他双拳一击,沉声道:“有这种天雷武器,何愁吐蕃军不灭,该我们安西军立功的时候了。”

    李庆安点点头,对众人笑道:“这种火药还需慢慢完善才能成为武器,不过现在我暂时只考虑怎么把山石炸开。”

    就在这时,山坳外面传来一阵激烈的马蹄声,隐隐有人大喊:“将军!将军!”

    李庆安快步走出山坳,只见一名士兵骑在马上,来回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