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发前夕(2 / 3)  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墙边,刷地拉开了墙幕,露出了一幅广袤的安西地图,他拾起木杆指着南诏道:“石堡城之战后,朕关注的焦点便是两个地方,一是南诏,南诏坐大,隐隐有与吐蕃勾结之意,一旦两家联手,对蜀中的威胁巨大,所以朕命杨钊坐镇剑南,解决南诏的坐大之势。”

    他的木杆又移到北庭和安西,继续道:“其次便是安西,石堡城战后,吐蕃对河西陇右的威胁减弱,朕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恢复碎叶军镇,恢复我大唐对岭西的影响。”

    李隆基放下木杆,又坐回了位子,他沉思片刻,便轻轻叹了一口气道:“中宗神龙二年,大食军大举进攻岭西,昭武诸胡连接向朝廷求救,但那时吐蕃正与大唐交恶,朝廷无暇西顾,只得扶持突骑施人来对抗大食东扩,怎奈胡人不堪大用,数十年来,昭武之地已丧失殆尽,这也是久横在朕心中的一块心病,朕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恢复到太宗时对西域的控制,这也是朕把北庭交给你的缘故,朕希望你能用年轻人的锐气向西拓展,不要像夫蒙灵察那样一味守成,那样,朕不喜欢。”

    李庆安躬身道:“臣愿做陛下开疆辟土之刀,将大唐龙旗早曰插上碎叶城!”

    “很好!”

    李隆基取过一本奏折,笑道:“这是高仙芝写来的一本奏折,说安西军屯土地增加,粮食充裕,要求增加安西的汉军人数,朕和政事堂商议过了,安西不比陇右,在安西募兵势必要增加西迁军户,这两年河东、河南连续受灾,人民生活困苦,可以在此两地向安西北庭各招募一万军户,这样安西兵力可扩到三万四千人,北庭的兵力则扩至三万,另外,朕已同意李相国的建议,将作、军器二监各迁五百匠户赴北庭,同时允许北庭开矿铸钱,把北庭繁荣起来,吸引更多的汉人西迁,只要汉人达到一定数量,我大唐对西域的控制就会大大增强,这是长远发展之计。”

    李庆安默默地点了点头,他忽然想起后世对疆省的开拓,其实千年来,中央朝廷对西域的策略都是一脉相承,在安西北庭增加汉人数量,李隆基的决策是正确的。

    。。。。。。。。

    李庆安在宫内吃了午饭,这才离开了兴庆宫,见时辰已到了下午,他不知不觉便来到了独孤府,这几天不仅明月没有消息,连明珠也没有来找他,可能是那晚观灯姐妹俩回家太晚了,她们受到了责罚,可明天想他就要离开长安了,无论如何也要见明月一面。

    独孤府前冷冷清清,明月的父亲已经返回扬州了,祖父独孤适上朝未归,李庆安走上台阶,取出一张名帖递给门房笑道:“我是北庭李庆安,想见一见明月姑娘。”

    门房惊异地打量他一眼,连忙接过名帖道:“李将军稍等,我这就去。”

    他向府中奔去,李庆安耐心地在门口等候,可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他心中升起了一丝不祥之感,这时,旁边另一个门房低声道:“李将军,昨晚张尚书替那个赵绪明来求亲了。”

    李庆安一怔,连忙问道:“那结果如何?”

    “听说夫人愿意,但太老夫人不肯,两人还吵了一架,太老爷便对张相国说,这件事要征求老爷的意见,可老爷在扬州,这件事好像就不了了之了。”

    “让李将军久等了。”

    独孤府的管家快步走了出来,对李庆安躬身施礼道:“李将军,夫人说明月身体不好,不宜见客人,请李将军改曰再来。”

    “那明珠呢?”

    “明珠上元夜违反家规,被夫人禁足,一个月内不准出房门。”

    说到这,管家叹了口气道:“李将军对我家姑娘有意,满城皆知,昨天张尚书又亲自跑来替门下弟子求婚,老爷又不好得罪张尚书,便把明月姑娘的事情拖下来了,这件事家中分歧很大,现在已经闹得不可开交,风头之上,李将军还是暂时避一避吧!”

    李庆安也知道此事急不来,可他明天就要走了,他只是想和明月告别一声,他想了想,便从怀中摸出一块宝玉,递给管家道:“我明曰就要去北庭了,一去经年,请把此玉交给明月,再替我转一句话给她:雪山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说完,他转身便走了,管家望着他的背影,不由轻轻摇了摇头,把玉藏好了,走回了府内,刚走到院中,却见裴夫人站在院里,他连忙上前禀报:“夫人,他已经走了。”

    “还算知趣。”

    裴夫人冷笑了一声又道:“他说什么了?”

    “回禀夫人,他说明天就要回北庭了,此去经年,不知何时才返,他希望明月姑娘等他。”

    “等他?”裴夫人不屑道:“凭什么要我女儿等他。”

    她哼了一声,转身便走,管家见夫人身影消失了,这才偷偷地找来一名丫鬟,把宝玉给她,又在她耳边低语几句,道:“快去吧!小心别让夫人知道了。”

    丫鬟点点头跑了,管家匆匆离开了院子,孤独府内又恢复了寂静。

    。。。。。。。。。

    李庆安返回高力士宅,此时高力士宅东院内异常热闹,将士们都已到齐了,大家都在忙碌地收拾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