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八章 引蛇出洞(2 / 4)  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笑着问道:“叶护怎么会来玉门关?”

    骨咄支微微欠身笑道:“我这次来玉门关是想找羌人酋长谈一谈放牧之事,前年因为五十只羊的归属,结果酿成了惨剧,今年为防止悲剧再演,我便来找羌人酋长谈判,不料正好听说使君居然在玉门关,便赶来拜见。”

    “也是巧,我们是暂停玉门关,可能明后天便要去北庭,也正想找你谈谈,不知北庭有多少沙陀人,都分布在哪里?”

    “回禀使君,我们沙陀人主要分布在金山以南,折罗漫山以北,共有一万两千帐,六万余人,以放牧为生。”

    李庆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淡淡问道:“有传闻说,沙陀人抢劫过往商旅,真有此事吗?”

    骨咄支愕然,“使君是听谁说我沙陀人抢劫商旅?我们迁来北庭几十年,从未抢劫过一队商旅,相反,若商旅有难,我们都会尽力帮助,使君切不可听人挑拨。”

    李庆安微微一笑道:“我想也是,安大帅恐怕是误会沙陀人了,在凉州,他一再提醒我,要小心沙陀人扮成马匪袭击我的队伍,我想这怎么可能,沙陀竟敢袭击北庭节度使的车队,他们不想在北庭了吗?”

    骨咄支脸上闪过愤怒之色,他起身向李庆安躬身施礼道:“多谢使君信任,安思顺曾几次要求沙陀人迁来河西,我一直没有答应,没想到他竟挑拨离间,欲让使君逼我东迁,真是小人行径也。”

    他话音刚落,帐门口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兵奔至帐前急声禀报道:“将军,有紧急军情!”

    “说!”

    亲兵看了一眼骨咄支,只得道:“有斥候探到,约三四千骑兵正从大泽湖以东向玉门关杀来,离玉门关已不足五十里。”

    骨咄支大吃一惊,结结巴巴问道:“使君,这、这是怎么回事?”

    李庆安哼了一声道:“这就是安思顺所说的沙陀人要袭击我的车队了。”

    骨咄支急得满头大汗,道:“可是我带来的三千子弟都在大泽湖以西面,没有我的命令,他们不敢近前。”

    他心念一转,忽然明白了,“难道是安思顺要栽赃给我们沙陀人吗?”

    李庆安见他反应敏捷,不由暗暗点头称赞,他沉思一下便问道:“你的三千子弟可能打仗?”

    “回禀使君,我怕羌人趁机发难,带来的都是沙陀精兵,个个皆是猛士,愿意为使君效劳!”

    “好!那你就听我的安排。”

    。。。。。。。。。。

    月光下,一支由三千羌胡组成的骑兵队俨如狼群一般,正铺天盖地向玉门关杀来,这是一支生活在甘州和肃州一带的羌胡部落,也是河西走廊一支重要的羌胡人,甘州的健康军和肃州的玉门军都有这个部落的子弟从军,部落首领和安思顺的关系极好,这次安思顺便是委托他们抽调三千子弟组成骑兵来袭击李庆安的北庭车队,地点便在沙陀、羌胡以及回纥人经常交汇的瓜州玉门一带。

    指挥这支骑兵队的首领叫金德,身高七尺,虎背熊腰,但他却是名汉将,他是安思顺帐下的骁勇战将,深得安思顺的器重,不仅力大善战,而且狡猾如狼,他知道李庆安的大队躲在玉门关中难以袭击,便一直隐忍,一心等他上路,在路上发动袭击,李庆安在玉门关内住了十天,他便忍了十天,直到星星峡那边传来北庭援军现身的消息,他才最终决定夜袭玉门关。

    可惜他遇到的是斥候营出身的李庆安,他们进入玉门关百里内,便被北庭军斥候探查到了。

    二更,万籁寂静,羌胡骑兵距玉门关不足二十里,广阔的戈壁滩上视野清晰,皎洁的月光下,已经远远地看见了玉门关黑黝黝的城墙。

    在玉门关前,金德迟疑了,一种军人的敏感让他意识到北庭军极可能已有准备,但安思顺的命令让他无可选择,他拔出横刀,指着玉门关大吼一声,“杀!”

    。。。。。

    就在两里外的一片胡杨林中,三千沙陀精锐骑兵已整装待命,沙陀人是突厥人一支,源于西突厥处月部,武周长安二年处月酋长沙陀金山因从征铁勒有功,被授予金满州都督。后因吐蕃所逼,金山之子辅国率部徙于北庭,散居在折罗漫山以北,金山以南,辅国死后,儿子骨咄支成为沙陀叶护,依附北庭,生存于大唐和回纥两强之间。

    沙陀男子素来骁勇善战,是一支犀利的骑兵,和朔方的阿布思部堪称骑兵两雄,但由于他们人口偏少,经济落后,一直难以得到大发展,直到后来的唐末大乱,已迁移至河东的沙陀人才异军突起,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建立后唐、刘知远建立后汉、石敬瑭建立后晋,沙陀人横行中原,给汉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但野心的萌法也需要外部环境来催生,此时的沙陀首领骨咄支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子孙会有一天成为中原之主,此时正值盛唐,沙陀人生活在大唐强大的阴影下,为大唐效命以换取生存的土地,是沙陀人唯一的选择。

    骨咄支目光锐利,他盯着远处疾奔而来的羌胡,眼中充满了愤怒,羌胡人个个身着白色披风,显然是冒充他们沙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