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八章 步步为营(3 / 3)  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守贺猎城,不与南线唐军接战,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在碎叶上空,战役一触即发。

    在凤鸣城以南的百里处,唐军主力已经逼近了碎叶川谷地,但唐军到了此处,却驻营不拔,这一带地势平缓,森林茂密,丘陵草原丰美,北面是河谷和戈壁,而南面是连绵起伏的山地,高耸的阿尔玛代峰白雪皑皑,雪水融化形成了大大小小数十条河流,一部分迂回流入热海,而大部分河流都注入了伊丽河,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使这里成为外碎叶最富庶之地,一千多年后,这里成为一个国家的首都,阿拉木图。

    唐军的大营驻扎在一片山丘上,巨大的栅栏将唐军营帐团团围住,四周又挖了深宽各一丈的壕沟,引来一条河水灌入,又支起吊桥,形成了一座临时堡垒。

    这天清晨,李庆安带着几十名将领在附近勘探地形,他纵马疾奔,巨大的鹰王在头顶盘旋,此时是春色最浓厚的季节,一群群羚羊和马鹿在低缓的山坡上奔跑,不远处便是大片的森林,一直延绵到山前,让李庆安感兴趣的是,这一带的大片森林中有很大部分竟是苹果树,在汉朝,这里的苹果便传到了中原,被称为红柰,但远远没有这边壮观。

    他兴致盎然地指着远方一片依山傍水的空地对众将道:“这里应该建立一座守捉城堡,扼守碎叶外围,和凤鸣城呼应。”

    李光弼眺望片刻,对李庆安笑道:“这一带的地势很好,河流众多,气候温和,土地十分肥沃,我建议可以在这里建立一个县,大量迁移汉人在此耕作。”

    李庆安没想到李光弼的思想竟是如此激进,比自己想得还远,便笑着问众将道:“诸公以为如何?”

    李嗣业笑着对接口道:“我再补充一句,就将此县叫做庆安县,各位觉得怎么样?”

    众人纷纷表示赞成,李嗣业的马屁拍得李庆安甘之如怡,他欣然道:“庆安这个名字不错,吉庆平安,很适合做县名,就这么定了,打下碎叶,我等在此经营,此县就叫庆安县。”

    这时,一名骑兵疾奔而来,上前禀报道:“禀报大将军,斥候已发现了敌军,离碎叶谷口已不足二十里。”

    “有多少人马?”

    “约六千人。”

    ‘六千人?’李庆安不屑地冷笑一声,回头对众人道:“既然买卖上门,咱们就该开张了。”

    。。。。。。。。突骑施的六千骑兵并没有立刻赶来与唐军作战,他们也发现了唐军的主力,疾速赶到碎叶谷口后,却又放慢了速度,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两军巨大的兵力差异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但事实上是都摩支和指导官萨乌达在对付唐军的策略上发生了分歧。

    萨乌达在突骑施军中的地位,相当于后来的军事顾问,他掌握着突骑施军队的决策权,萨乌达今年三十岁出头,出生在撒马尔罕的一个武者世家,自小便精通波斯武术,不幸的是,在他少年时被东征的屈波底军队俘虏,沦为一名奴隶,在他十八岁那年被齐雅德的父亲买下来,成为陪齐雅德练武的仆从,深得齐雅德赏识,被释放为自由人,并成了他的兄弟。

    这次萨乌达被派来指导突骑施抵御唐军,表面是帮助突骑施人保住碎叶,但实际他真正的任务是来观察唐军的战术,碎叶能否保住,对大食人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了解敌人。

    萨乌达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他会从各个方面来试探唐军,比如小规模冲突唐的战术,还大规模战役唐军的布兵特点,甚至还有唐军的攻城方式,突骑施人不过是他的实验品,这次他只命六千人出征,就是想了解在小规模战役或者是以多打少时,唐军作战会有什么特点。

    他的这种反常的调兵方式让都摩支极为反感,这明摆着是让突骑施人送死,都摩支也已经意识到了萨乌达别有用心,他一直忍耐,在眼看要遭遇唐军主力时,他终于忍不住了。

    就在萨乌达下令准备对唐军发动攻击时,都摩支却做出了相反的决定,扼守住碎叶谷口,不向唐军发动攻击。

    与此同时,唐军的军队也不主动攻击,卓有耐心地等待着进攻的机会,两支军队在碎叶谷口陷入了僵局。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