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五章 北城失守(2 / 4)  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在地上求饶,唐军冲上去挥刀便砍,秦海阳急得大喊一声:“留他们一命!”

    这才保住了几名战俘的姓命,秦海阳翻身下马,战刀指着其人一人的额头,用不太熟练的粟特语喝道:“打开银库!”

    几名大食人战战兢兢地取出钥匙,打开了库房,随着沉重的铁门被吱吱嘎嘎地推开,里面竟还有一座用巨石砌成的石屋,牢固异常,这才是大食人放置金银的地方。

    有一扇铁门被打开了,一道光线照进了黑漆漆的石屋,石屋内占地约两亩地大小,但一半都空着,另一半堆放着成箱的粗银锭,大食人是按照一定规格铸造这些银锭,每一块银锭都重约五十斤。

    银锭堆放如小山一般,一箱二十块,也就是一千斤,而银库中大约有三百箱,也就是说至少有三十万斤,这就是大食人准备运走的第三批银锭了,第二批被唐军沉入了密水。

    按五万奴隶每人分一斤,而还有二十五万斤,这么多银子,足以让他秦海阳升为都尉了。

    秦海阳不由心花怒放,这时远远地传来了喧闹叫喊声,有无数人向这边跑来,秦海阳立刻下令:“将金银库锁死,不准任何人进来!”

    。。。。。。。。。就在唐军占领东曹国都城的同一天,唐军三百名斥候军成功地鼓动奴隶造反,夺取了银城,四天后,荔非元礼率五千唐军进驻银城,至此,大食人这座最大的银矿被唐军占领。

    。。。。。。。。撒马尔罕,大食军在东曹国初战不利的战报送到了阿布。穆斯林的面前,他并没有暴跳如雷,相反,这次失败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只派了三万人赴东曹国,其中还有一万粟特人的军队,而他精锐的呼罗珊军,齐雅德带回来了一万五千人,符合他的预期。

    自从十天前曼苏尔返回大马士革后,穆斯林便完全掌握对唐朝战役的决策权,为了打赢这场对唐朝的战役,穆斯林做出了周密的策划,甚至不惜以东曹国为诱饵,引唐军上钩。

    现在他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要看哈立德的表现了,穆斯林站在地图前,阴冷的目光凝视着地图上那座北方小城,拿下它,便可以同时扼制住碎叶和塔什干的脖子。

    阿布。穆斯林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他自言自语道:“巴尔马克家族的第一继承人,你会让我失望吗?”

    。。。。。。。。。夜空一片晴朗,映着月色的白水河成一条弧线,向东消失在遥远的天际,河流两旁是狭长的、一望无际的森林,隐没在烟霭中,这里是费尔干盆地内一处地势低缓的河谷,气候要比拓枝城温暖得多,它得益于肯特山替它挡住了北方的寒流。

    河谷两岸分布着大片脂香四溢的冷杉、雪松和柏树,间有宽宽的林中空地,空地中长满了灌木丛,灌木丛中不知名的浆果已经熟透,鲜艳欲滴。

    就在这人迹罕至的河谷上游有一座不大的城堡,叫做白水城,这里是拓枝城北去怛罗斯城的必经之地,是商人们重要的行脚休息之所,它的意义就在于此,没有什么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城中驻军不多,只有一个营,五百唐军驻防。

    城中本身人口也不多,只有三四百户人,石国的副王屈勒便落魄于此。

    这天晚上,一支约三千人组成的大食骑兵队慢慢地逼近了白水城,但他们行军并不隐秘,白水城附近的烽火台立刻发现了他们,烽火台上顿时三条火焰冲天,炽亮的火焰在夜色中格外耀眼,这是大队敌军来袭的警报,紧接着白水城上警报钟声大作,同样的火焰升腾,很快,白水城北方肯特山的烽火台也点燃了,烽火台一个个地将警报传向怛罗斯城,。

    白水城相对拓枝城要更靠近怛罗斯城,它距离怛罗斯城仅两百余里,半个时辰后,白水城烽火台传来的求救警报便传到了怛罗斯城。

    此刻怛罗斯城已经增兵到了五千,怛罗斯城的地位极为重要,向、东沿千泉山北麓经俱兰城和阿史不来城,便可抵达碎叶,相距约七百里,向北是去拜占庭的著名商道,北方突厥人南下,越过千泉山后,首先便到怛罗斯城,它实际上是突厥人南下要道的咽喉。

    正是它有这样重要的战略地位,李庆安也极为重视,从最初的二千守军慢慢增加到了五千人,但李庆安在处理白水城的地位时,也犯了一个防御点上的错误,由于白水城距离怛罗斯较近,考虑到怛罗斯城和白水城的历史渊源,并可以互为犄角,李庆安便将白水城划为怛罗斯城的附属城。

    但正是这个隶属关系,使怛罗城对白水城有了一份责任,这份责任又演变成了一个防守漏洞,白水城的求救烽火传来,大将白孝节立刻率三千军连夜赶赴白水城支援。

    夜色在不安中慢慢地消退了,一轮火红的朝阳在东方千泉山顶冉冉升起,将万丈霞光投向广袤的大地,怛罗斯城的守军依然和往常一样在城头上巡逻。

    守军们望着西方隐隐有冲天的黑烟,那是二十里外一座烽火台的报警,但守军们并不在意,显然,那是白水城的求救警报还没有消散,昨夜的烽火台燃了一夜,士兵们都有点倦怠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