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六章 初展头角(2 / 3)  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此自古以来就是商贸繁盛之所,乌兰县也由此而形成。

    时逢大雨,大多数船只都停泊在渡口,乌压压地一眼望不见边际,中午时分,正是午饭时间,大多数船民都各自在船内吃饭,就在这时,一千先锋军呼啸而至,士兵们三三两两冲上大船,斥怒喝骂,抢夺船只,片刻,两百多艘客货船便被朔方军征收。

    不到半个时辰,安思顺大军便赶到渡口,先锋部队强行征集的数十艘客货渡船已经等候多时,安思顺立刻喝令上船,但这时却出了意外,军队中开始有流言,安思顺并不是要去河西抗击回纥军,而是朝廷大军即将来到灵州,安思顺是为了躲避才去河西。

    流言很快便扩大了,三军呐喊,都不肯上船。

    “安帅请说清楚再走!”

    安思顺无奈,只得命人搭一座高台,在淅沥沥的雨雾中,他走上了高台。

    “各位弟兄,现在有传言说我是躲避圣上而去河西,我知道这谣言是从何说起,我可以拍胸脯地告诉大家,绝无此事!我接到消息,回纥人从居延海南下张掖,形势危急,而河西军被哥舒翰调走,河西兵力空虚,我得圣上旨意,本来不能告诉弟兄们,但既然大家怀疑,那我就给大家看一看!”

    他从怀中取出一份圣旨,这是他被免掉朔方节度的旨意,他高高举起喊道:“你们看清楚了吗?这就是圣旨!”

    他走下台阶,将圣旨展开,一一举在士兵们面前,厉声喊道:“你们看清楚了吗?看见了吗?”

    且不说雨雾遮碍了视线,无法看清楚上面的字迹,就算看得清楚,士兵们也绝大部分不识字,谁也不知上面写的什么,但安思顺这个姿态却暂时消除了士兵们的疑虑。

    安思顺见众人相信,便立刻一挥手令道:“全军上船!”

    大军开始陆陆续续上船,这时一名心腹将领慢慢走到安思顺面前,低声道:“只可瞒一时,到了河西以后,没有回纥军,大帅以后又怎么解释?”

    安思顺望着黑压压排队上船的士兵,轻轻叹了一口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两百余艘大船在密集的飞雨中缓缓向对岸驶去,河面上雨很大,风急浪高,大船在河面剧烈颠簸,行驶异常艰难,稍不留神便有翻船的危险,在这种天气船只一般都不会出航,但在军士们的威逼下,船夫们只得硬着头皮驾船在风浪中航行,航速极其缓慢。

    足足行了一个多时辰,船只终于陆陆续续驶抵对岸了,安思顺的坐船是在中间,他的船只最大,足有千石,可以运载五百余人,坐着安思顺和他的二百余名亲兵,大船还没有靠岸,安思顺便发现了对岸的异常,只见一队队骑兵在岸上飞驰,将他的士兵分开,骑兵们在大声喧喊着什么,安思顺仿佛一脚踩空,跌下万丈深渊,他已经反应过来,这些骑兵不是他的军队,那只能是郭子仪的追兵赶到了。

    这时,岸边缓缓出现了大队军马,只见队伍最前面是一名老将,铁盔银甲、威风凛凛,冷冷地注视着他这艘大船,正式即将取代他的新朔方节度使郭子仪。

    他还是没有被自己骗倒,安思顺痛苦几乎想纵身跳下黄河,他太清楚郭子仪在朔方军中的威望了,除了自己的亲兵外,所有的士兵都信服于他,完了,自己算是彻底地完了。

    这时,岸边已经上岸的万余名士兵爆发出一声呐喊:“绝不背叛大唐,跟随郭将军!”

    甚至包括他的几名心腹将领也在振臂高呼,安思顺心中泛起一阵阵寒意,这时一名亲兵上前道:“安帅,我们立刻回对岸去!”

    安思顺轻轻摇了摇头,天下虽大,可哪里还有他的容身之地,安禄山是看中他的军队,现在他军队尽失,没有了任何利用价值,安禄山还会冒险收留他吗?况且他们本来就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安禄山不过是冒姓他的安姓而已。

    “把船驶上去,我要和郭子仪说话!”

    大船缓缓靠上了岸,安顺思走到船头,高声道:“请郭将军上前搭话!”

    郭子仪催马上前,在马上抱拳道:“安帅,很抱歉,我不能让你去河西?”

    “你知道我要去河西?”安思顺紧紧盯着他的眼睛道。

    郭子仪点了点头,“事实上除了河西,你已经无处可去。”

    “那我若去投靠范阳呢?”

    “大帅与其投靠范阳,还不如投降陛下,以大帅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姓格,我便知道,大帅一定不会去投靠安禄山,再说,高秀岩告诉我,大帅投靠安禄山不过是个幌子。”

    “哼!”安思顺冷冷哼了一声,道:“这次你拦截我成功,一定会得到李隆基的重赏吧!”

    “安思顺!”郭子仪猛地一瞪眼,厉声道:“你现在还不反悔吗?”

    安思顺笑了,他越笑声音越大,最后仰天大笑起来,笑得泪水都流出来了,他笑声猛地一收,鄙夷地对郭子仪道:“郭子仪,你以为李隆基是真心封为你朔方节度使吗?你别做梦了,他不过是暂时利用你,你早晚也会成他刀下之鬼,今天的我就是明天你的下场!如果你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