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五章 用人不疑(2 / 3)  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德和旁遮普大食军一共只有两万人左右,对付大食军是够了,但若再考虑当地的军队,把握就不是很大了。

    李庆安走到帐门前注视着瓢泼大雨从天而将,忽然回头问道:“赵将军,根据你的经验,这场大雨会影响瓦罕谷地的行军吗?”

    “回禀大将军,这要看这场暴雨的程度,如果时间短,则不会影响行军,可如果下雨三天以上,极可能会引发山洪爆发,甚至山岩崩塌,那时就会毁坏道路,从而影响到行军,不过那是在瓦罕谷地最窄处才会那样,一般而言,瓦罕谷地都宽达十几里,最宽甚至有百里以上,不会有什么影响。”

    李庆安点了点头,他看了一眼站在地图前一直不吭声的封常清,便笑道:“老封,你怎么不说话?”

    封常清是昨天才从银城赶到乌云堡,和去年相比,他明显地瘦了一圈,他并不愚蠢,当然知道自己是被李庆安夺走了军权,但他并没有怨恨李庆安,李隆基写给他的亲笔信还在他身上了呢!为此,他心中只有苦闷,李隆基想得太简单了,居然让他和庆王联合夺权,有那么容易吗?现在庆王的影子在哪里他都没见到,据说被李庆安软禁在石国,而他封常清也同样被软禁在银城,不可随意离去,他甚至调动不了五十名士兵,原来的安西副帅竟落到如此地步,不用想封常清也猜到了,李庆安极可能已经知道李隆基秘密送密旨给自己一事。

    这次他突然被启用,原因也很清楚,大唐已经换了天子,李隆基那封密旨不再有任何意义。

    听李庆安问他,封常清勉强笑道:“我觉得大将军想得太远了,离与拜占庭约好的时间还有二十天,莫非大将军现在就想出兵?”

    “李庆安摇了摇头道:“老封,你是没有把条约弄懂,同时攻打大食,是指同时向大食进攻,而不是指从这里出发,也就是说二十天后唐军要出现在大食人控制的土地上,向大食军发起进攻,要么是吐火罗,要么是信德。”

    “可是还有李光弼的西路军呢!他那里离吐火罗很近,应该赶得上才对。”

    李庆安望着他大笑了起来,“老封,莫非你做了一年的文官,连仗都不会打了吗?”

    封常清老脸一红,躬身呐呐道:“请大将军指教!”

    李庆安大走到地图前,用木杆指着吐火罗道:“我这次兵分三路,战略目标很明确,李光弼的任务将是拿下吐火罗,将大食势力赶过阿姆河,他这场战役必然是先打,一旦吐火罗交战,按常理应该是呼罗珊派兵来援,但由于拜占庭在北部对大食施压,曼苏尔不会把重心放在东方,他必然会集中兵力防止拜占庭大军南下,这样一来,曼苏尔很可能会调信德和旁遮普的军队援救吐火罗。”

    李庆安木杆指到信德和旁遮普两地继续道:“如果是那样,信德和旁遮普的兵力就必然空虚,这样就给了我一个机会。”

    封常清叹了一口气,赞道:“大将军的战略越来越高明,属下望尘莫及。”

    停了一下,他忽然一皱眉道:“可是那样一来,大将军的一支军队便足以拿下信德和旁遮普,那我要走小勃律又有何用?”

    “你这句话问得好!”

    李庆安微微一笑道:“因为我想让你打天竺。”

    “天竺?”封常清一愣。

    “没错,是去打天竺,可惜我这里没有地图,没法向你说明情况,但是我知道,天竺土地平坦,人口众多,粮食极为丰富,而且那里的军队并不善战,当年我们大唐使臣王玄策仅凭一己之力便可横扫天竺,而你率五千精锐入天竺,我想应该更胜于我们的前辈。”

    “可是。。。。我们攻打天竺似乎师出无名?”封常清有些犹豫。

    “没有什么师出无名,我不需要他们的土地,也不想屠杀他们的人民,没有必要,我并不是杀人狂,但我要他们的粮食和黄金,这次你进攻天竺,至少要给我拿回来两百万石以上的粮食,至于黄金和白银,我不给你额度,越多越好。”

    李庆安见封常青还是有些犹豫,便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老封,我要粮食和金银并不是为了满足我的私欲,眼看中原大乱将起,安禄山的野心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一旦他造反,中原兵灾必然生起,可怜的还是普通民众,我需要粮食赈济灾民,我需要金银挽救大唐即将崩溃的财政税赋,你明白吗?我是在为大唐的长远考虑。”

    有些话李庆安并不需要说得很清楚,封常清也明白,李庆安现在是可是大唐赵王,是建成太子的后人,他志在天下。

    封常清原以为自己已经没有希望了,就这么在银城窝窝囊囊过一辈子,但他没有想到李庆安还能再启用他,也就是再给他了一次机会,如果他再不珍惜这次机会,那他的人生真的就一败涂地了,就这么郁郁而终,这个道理他早已经想透了,就算李隆基亲自来安西,他也无法夺走李庆安的军权,而且李隆基的夺权策略看来是完全错误,不仅将好好地大唐四分五裂,而且使安禄山坐大,连李隆基自己也倒在朔方,生死不知,如此,自己还有什么必要为那个祸国殃民的老皇帝效命?不!他封常清应该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