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零四章 意外事件(2 / 4)  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将军还特地写了一副字赠他,‘安西之脊梁’,有我们这么多脊梁顶着安西,这次吐火罗大战,我们唐军必胜!”

    苏县令的话激起了所有人的共鸣,不知谁喊了一声,“唐军必胜,安西必胜!”

    热血沸腾,很多人都跟着高喊起来,“我们必胜,唐军必胜!”

    必胜的信念在每个人的胸膛燃烧了,他们抖擞起百倍的精神,加快了速度,浩浩荡荡地向碎叶城驶去。

    。。。。。。。。碎叶城外,五万唐军已经集结完成,他们将是第三批开赴解苏国的唐军,这次唐军几乎是倾巢而出了,除了在河中保留四万军,在碎叶留五万新兵,以及在北庭留两万军外,其余驻扎安西的军队全部开往吐火罗。

    但就是这样,唐军还是只集结了十五万大军,和吐火罗的十八万吐蕃军仍有三万军队的差距,尽管差距不大了,但和吐蕃军打了多年交道的李庆安也明白,吐蕃赞普亲自前来督战,对吐蕃军的士气将有极大的振奋。

    对此,李庆安不敢有半点大意,他又命吐火罗的十个国王随军,利用他们的威望去争取吐火罗的民心支持。

    李庆安身着金盔铁甲,腰挎战刀,身披一领黑色的披风,骑在一匹白色的阿拉伯战马之上,在他身后的护城河边,五万将士盔甲鲜明,精神百倍,每人都骑在战马之上,显得威风凛凛,除了五万骑兵外,还有由两万匹骆驼组成的后勤辎重队,他们驮着沉重的物资,随时可以出发。

    碎叶城外除了五万唐军和后勤辎重队外,全城的数十万民众也全部出城送唐军南征,这时,安西政事堂的一群文官走了上来,王昌龄向李庆安拱手道:“请大将军放心,政事堂将保证大军的后勤供应,稳住碎叶后方的局势。”

    李庆安点点头,对众人道:“此次吐火罗战役的重要姓,我不说大家也应该明白,此次战役,少则两个月,长则半年,我希望大家能精诚团结,安西上下一条心,不仅要打赢这场战役,而且要将吐蕃打残,确保安西百年安宁。”

    他又对段秀实道:“碎叶还有五万新军,我希望你加强对北方的防御,切不可有半点大意,还有民团的训练,不可懈怠!”

    段秀实躬身道:“卑职明白,请大将军放心。”

    李庆安一一交代完毕,他的目光又向远方望去,远远地,他看见了舞衣和如诗站在送行的家眷队伍中,舞衣眼中有无限的牵挂,挥手向他告别,如诗手上抱着女儿,这时,如诗似乎也感觉到了李庆安的目光,她举起女儿的小手,向他摆手道别。

    望着娇美的妻子,望着女儿可爱的小脸,李庆安不由心潮起伏,他忽然抱拳对众人道:“诸君,珍重!”

    “祝大将军旗开得胜!”

    李庆安调转了马车,向大军一挥手道:“出发!”

    一队队唐军开始出发了,亲属们纷纷涌上来,扶着老人,拉着孩子,和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儿子告别。

    。。。。。。“孩子他爹,一路保重!

    。。。。。。“大郎,要记住,保家卫国啊!”

    。。。。。。在一声声珍重,在一声声告别中,唐军士兵们眼含热泪,迈着坚实的步伐,向遥远的吐火罗进军。

    。。。。。。。。。。。。吐火罗阿缓城的暴乱已经平息了,在这场血腥的镇压中,一万多名劳工被杀,他们的人头挂满了阿缓城四周的大街小巷,在一片腥风血雨中,阿缓城迎来了吐蕃赞普的到来。

    四万吐蕃军主力在二十里长的石道两边列队等候,道路还没有修完,斑驳的血迹难以冲刷干净,尚息东赞心情沉重,尽管吐火罗的局势没有恶化,还在吐蕃军的掌控之中,但吐火罗民众的反抗却让他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这让他怎么向赞普解释?

    尚息东赞心中很是无奈,尽管他毫不留情地镇压的筑路劳工的反抗,但他害怕反抗的势头蔓延,还是暂停了数十万头牛羊特别税,他很清楚,如果再加大征税,吐火罗的起义肯定会在各地风起云涌,可是如果不征税,他们的军粮也难以撑过两个月,让他两难啊!

    “总督,赞普来了!”一名军官指着远方喊道。

    ‘呜~~’号角声吹响了。

    ‘呜~呜!’

    。。。。。。一阵阵低沉的号角声拖着长长的尾音在天地间回荡,在号角声中,吐蕃赞普的大军在远方出现了。

    这是一支八万人组成的吐蕃大军,声势浩大,延绵十里之遥,这八万人是吐蕃最精锐的军队,士兵全部来自吐蕃的核心地区,装备精良,都经过严格的训练。

    在队伍中间,数千名红牌军士兵抬着一座巨大的木台,木台上有一顶白色的羊毛帐篷,用金线和银线装饰,上面缀满了数千颗璀璨的宝石,帐篷前站着数十名侍卫,在他们前面坐着几人,为首之人正是吐蕃年轻的赞普赤松德赞,尽管他是第一次来吐火罗,但看得出,他并不高兴,准确地说,他对尚息东赞不满意。

    在他的军队经过双泉州时,几名老者前来向他献土地,他欣然接见了这几名老者,却没有想到,这些老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