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八十四章 台前幕后(3 / 3)  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道求援信,这十二只金色信筒就像十二枚重重的铁棒,压在李亨的心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尤其是李庆安的军队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扬州,让他既感到愤怒,又充满了担忧,扬州是天下第二大商业繁盛之地,也是李亨重要的财源之一,三个月前,李璘从扬州解来了两百万贯钱和一百万石粮食,极大的缓解了南唐的财政困境,而且李璘承诺,每年如此,可话音落下还不到三个月,扬州便失守了,如果扬州是血战失守倒也罢了,李璘竟然带领五万军队望风逃过长江,而对方只有一万人,令李亨怒火万丈,这真是奇耻大辱了。

    李亨也知道,李庆安进攻江淮的目的是逼他释放高仙芝,可如果真放了高仙芝,他又下不来台,他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当初抓高仙芝时他言辞凿凿,要严办高仙芝,可现在一转眼,他便惧于李庆安的压力放了高仙芝,他可是堂堂的皇帝陛下,事情传出去,他的脸往哪里搁?

    可这一次李庆安又像是真的进攻江淮,还有李瑁的联合夹攻,如果他再不妥协,东南的半壁江山可就丢了。

    ‘怎么办?’李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来回踱步。

    这时,外面的传来了侍卫的禀报:“陛下,令狐尚书紧急求见!”

    “啊!快快让他进来。”

    李亨大喜,他就像快要溺死之人忽然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般。

    片刻,令狐飞匆匆走进御书房,躬身施礼道:“臣令狐飞参见陛下!”

    “令狐爱卿不要客气了,来!来!来!快请坐下。

    李亨拉着他坐下,这时,令狐飞眼一瞥,看见了御案上的十二只金黄信筒,他心中也不由暗暗吃一惊,东南的局势这么严峻了吗?

    李亨注意到了令狐飞的目光指向,他长叹了一口气道:“现在不仅是李庆安的军队威胁东南,连李瑁那混蛋也浑水摸鱼,占领了寿、庐、舒三州,吴王腹背受敌,向朕求救,而夷陵又被高仙芝的手下把守,朕的军队难以东进,现在局势危急啊!”

    “陛下,李庆安的用意难道陛下不懂吗?”

    “朕知道,他无非就是要朕释放高仙芝,哼!用逼迫东南来胁迫朕,朕就是那么容易被胁迫吗?”

    李亨声音很高,愤怒地挥舞着手臂,令狐飞心中一叹,这个色厉胆薄的君王啊!竟然把话说绝了,让他怎么劝?

    “陛下,其实李庆安要集中精力对付安禄山,他并不是真正地想取江南,关键是荆王李瑁,他才是野心勃勃之辈,很明显,他想趁机吞并了吴王,这才是我们现在最大的威胁,陛下,向李庆安让步并不是示弱,而是一种策略,只要释放了高仙芝,这次危机便可以暂时解决,臣相信,李庆安并不想打破眼下的平衡,他必然不准李瑁吞并江南,陛下,只要李庆安不干涉江南局势,我们就可以一举吃掉李瑁,将江南、荆襄、巴蜀连为一片,我们的实力将大大加强,将来未必不能和李庆安抗衡,陛下,放掉高仙芝吧!我们将赢得时间和机会。”

    其实李亨已经想释放高仙芝了,可是他拉不下这个面子,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他坐下来,叹息道:“我很担心若放了他,别人会怎么看我啊!”

    原来是这样,令狐飞眼珠一转,现在说服李亨释放高仙芝已经不难了,关键是要李庆安知道,他在中间出了力,所以必须要用一种他令狐飞的风格来释放高仙芝。

    “陛下,臣倒一个暗度陈仓之策。”

    “你快说!什么暗度陈仓之策?”

    令狐飞微微一笑道:“不妨判处高仙芝流放。”

    “流放?”李亨有些没听明白,“你具体说说,什么流放?”

    “陛下,流放只是借口,陛下不妨让大三司判处高仙芝流放文州充军,然后陛下偷偷派人将高仙芝送进汉中,随即罢黜文州太守张宝灵之职,说他管束不严,被高仙芝逃掉了,让他来背这口黑锅,然后几个月后,高仙芝事情淡忘,再把他的家眷悄悄送走,这件事就圆满解决了。”

    “好!”

    李亨一竖大拇指笑道:“不愧是朕的军师,果然出手不凡,朕就采纳你的建议了。”

    。。。。。。。。。

    两天后,大三司会审做出审查结论,高仙芝的另外两千亩土地是北唐私下赠送,虽然不是强占民田,但通敌之罪却证据确凿,念其曾对社稷有功,免去死罪,剥夺一切官爵,发配文州从军,但没过多久,便传出高仙芝逃出文州去长安的消息,李亨大怒,以看管不严之罪罢免去文州太守张宝灵之职,又令严查此事,一定要给民众一个交代。

    半个月后,长安传出消息,高仙芝被李庆安任命为吐蕃都督,去接替已经离任的大将封常清。

    。。。。。。。。。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