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2 / 10)  大明王朝1566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都听他的。有些事可以让他去办,有些事不要让他去办。管紧点,对你对他都有好处。”

    严嵩抬起了头:“臣谨领圣命!”

    云遮雾罩,褒贬难明。不只是严世蕃趴在那里发懵,其他人也都趴在那里一动不动。

    嘉靖对着严嵩的目光:“明白朕的苦衷就好。”

    严嵩的头微微颤着:“臣明白君父的苦衷。”答着又趴了下去。

    嘉靖的目光转向了吕芳:“吕芳。”

    吕芳抬起了头:“奴才在。”

    嘉靖:“你本是个没有儿子的人,可你的儿子比谁都多。那么多干儿子干孙子,你累不累?”

    吕芳:“奴才错了。”

    嘉靖:“无关对错,皆因糊涂。”

    吕芳挺直了身子跪在那里,目光淳淳地望着嘉靖。

    嘉靖也望着他:“宫里宫外那么多太监宫女都叫你老祖宗。死了的人才称祖宗呢。你一个大活人让人家当死人叫着,叫也把你叫死了。”

    吕芳只好趴了下去磕头答道:“奴才着实糊涂。”

    嘉靖:“你那个干儿子杨金水回杭州后怎么着了?每年几十万匹丝绸捏在人家手里,到了朕想拿出点粮赈济灾民还得靠人家去做好。现在朕的儿子退回了十万匹丝绸,先把账还了。可今年卖给西洋商人的五十万匹丝绸有没有着落?总不成胡宗宪在前方打仗向朕要军饷,朕还要看人家眼色行事吧?”

    吕芳立刻大声答道:“这是奴才失职,奴才先行请罪。”

    嘉靖:“请罪就能请出钱来?”

    吕芳:“奴才请罪是想告诉内阁,织造局是我大明的织造局,任何人打着朝廷的招牌经商营私,都是以商乱政,都与织造局无关。内阁应该查明此人即刻拿办。今年死也要死出五十万匹丝绸卖给西洋,筹集军饷及时供给前方。要是误了胡宗宪在浙闽和倭寇的战事,司礼监和内阁共同领罪。”

    “朕说了朝局你们去议。”嘉靖站了起来,“朕只给你们打一个招呼,各人管好各人的儿子。比方这一次去淳安任知县的那个海瑞,父母官就当得不错,虽然给朕落下了一屁股债,却能把他那个县的子民都安抚好了,朕还真不好说他什么不是。因为这个人是朕的儿子举荐的,这个债就只好让朕父子来还。各人的算盘各人打,各人的债各人去还!”说完,撂下跪着一地的人,独自向里面精舍走去。

    “臣等恭祝圣安!”一片惶恐声中嘉靖的身影消失在帷幔之中。

    加上裕王,一共是十个人,这时都慢慢站起来了。

    吕芳的目光直望向严嵩。

    严嵩:“立刻以六百里加急发廷寄给浙江,抄那个沈一石的家,筹粮募军供应胡宗宪!”

    严世蕃:“我立刻拟票!”

    廷寄是下晌到的,会议必须连夜举行了。由于发生了战事,杭州早已戒严,这时辕门外更是站满了兵,到处是火把,戒备森严。

    辕门外街道又传来了马蹄声,还是那个队官带着几个兵迎了上去,发现是从淳安建德赶来的高翰文,便立刻候在一旁,等高翰文勒住了马,这队官立刻上去带了马缰:“高府台终于到了。里边急得不行,都等您呢。”

    高翰文翻身下马,刚跨进衙门,又一个人等在那里迎上来了,便是那个门房书办。

    高翰文没有停步继续向衙内走去,那书办便疾步跟在他身后,一边低声说道:“高府台,有一样东西,郑大人何大人叫小的还给大人。”

    高翰文停住了脚步。

    那书办四处望了望,只有站在各自位置的士兵,便从衣袖中掏出一张纸塞了过去。高翰文望了他一眼,接过了那张纸刚打开便看见了那两行字:“我与芸娘之事与旁人无关。高翰文。”

    高翰文的脸色立刻显出了冷峻当然也带着几分不屑,将那张纸往地上一扔,继续走去。

    那书办慌忙拾起那张纸又追了上去:“要么小的替大人撕了?”一边说一边侧身走在他的身前将那张纸撕了又撕,撕成碎片往空中一撒。

    高翰文走进了大堂,发现等着自己的不仅是郑泌昌何茂才和杨金水,还有四个戴着无翅黑纱宫帽、身着红色锦衣的锦衣卫。虽然是下属,可高翰文进来时,郑泌昌杨金水何茂才居然都站了起来,四个锦衣卫也跟着慢慢站了起来。

    高翰文见状一怔,便站在那里。

    郑泌昌连忙笑了一下:“高知府还不知道,这是宫里几个钦差,为了一个案子,因与眼下筹粮募兵有关,一起跟我们商量。”

    高翰文镇定下来,向堂上一揖:“各位大人久等了。为前方筹粮募兵的事属下都已经安排下去了,十几个县包括淳安建德都愿意尽力去办,眼下最要紧的是朝廷要拨款。”

    “正是商量这件事情。高知府请坐。”郑泌昌异常地客气,将手一伸。

    所有的人都又同时坐下了。

    郑泌昌把目光望向了杨金水:“杨公公,这件事是您说还是我们说?”

    杨金水一脸灰暗:“廷寄是寄给你们的,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