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3 / 9)  大明王朝1566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那就叫赵贞吉谭纶再彻查!”高拱十分愤然,“一个号称泰州学派的心学名臣,一个自称能披肝沥胆的国士!铁证如山的事情,现在弄得只能杀两个郑泌昌何茂才,连严世蕃一根汗毛也没伤着。海瑞两次硬顶,高翰文王用汲也都愿意挺身出来担当,他们却卖了海瑞,羞不羞愧!”

    赵贞吉是徐阶的学生,谭纶是张居正的挚友裕王的心腹。这一篙子扫下来,不只是徐阶,就连裕王张居正都十分难受尴尬了。

    徐阶闭上了眼睛。

    裕王也闭上了眼睛。

    张居正这时说话了:“高大人责备的是。不管有什么难处,赵孟静那里我是写过信的,而且说明了是徐阁老的意思,他一个字也没听,实难理解。谭子理为何也这样,他应该不久会给王爷一个交代。”

    “那就叫他们立刻明白回个话!”高拱望着裕王,“赵贞吉那里徐阁老要亲自写信,谭纶那里太岳要写信。奸党未除,要是连海瑞都搭了进去,这个官你们当下去,我立刻辞职还乡!”

    张居正:“如果真这样,我跟高大人一起还乡。”

    “该辞职还乡的当然是我啊。”徐阶慢慢站起了,“可有几件事我还须禀告王爷交代二位。一是江南织造局今年的五十万匹丝绸是织不成了,严阁老已经奏请让鄢懋卿南巡两淮的盐税,为国敛财的同时不知又有多少要流入他们的私囊。老夫有负朝野之望不能扶正驱邪,但我信那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一件事。至于肃卿叫我给赵孟静写信,叫太岳给谭纶写信,愚以为都可不必。赵贞吉和谭纶要是连一个海瑞都不保,他们也就连人都不要做了。眼下倒是另外有一个人我们得保。”

    三个人都望着他。

    徐阶:“皇上已经下旨今日放高翰文出狱回翰林院复职。此人知浙江之事甚多,严家父子对他也是切齿痛恨。太岳,你兼着翰林院学士,可以多跟他交往,将来必有可用之处。现在皇上正在等我们议出条陈,拟票呈上去。肃卿,你要还有什么责备我的话,等我回奏了皇上再来受责就是。”

    “没有谁能够责备徐师傅。”裕王支撑着椅子扶手也站起了,“无须议了,高师傅张师傅一切都按徐阁老的意思办。至于条陈,圣意已经很明白,徐师傅遵照圣意拟票就是。皇上问及,就说浙江一案办成这样,都是我身为儿臣有负天恩,遗君父之忧,不忠不孝,有罪是我一人之罪,不要牵及实心用事的臣下。”

    三人相对凄然。

    徐阶更是一股酸楚涌上心头:“老臣知道该怎么办,该怎么说。王爷,正午祭拜列祖列宗,老臣就不能恭与了。肃卿太岳,你们身为王府师傅参与拜祭吧。跪拜时代我向列祖列宗请罪。”

    张居正眼中有了泪星,悄然拿起了书案上赵贞吉谭纶那份奏疏装好了,走过来双手递给徐阶。

    徐阶接过奏疏又向裕王一揖,转身迈出那一步时竟然一个趔趄。

    高拱正在他身边急忙一把扶住了他:“阁老,高拱不才,有冒犯阁老处,阁老只当我胡说八道就行了。”

    徐阶望了望他,苦笑了一下:“我坐在这个位子,就该受这个责备。太岳,你来搀我一把吧。”徐阶这时确已心身疲惫已极,一下子显出了老态。

    张居正连忙过来搀住了他另外一只手臂,送他出了书房的门。

    高拱站在门内心里也好不是滋味,回头慢慢望向裕王,更是一惊。

    裕王站在那里直淌泪。

    北镇抚司诏狱关押高翰文、芸娘的那个院子的院门外,哐啷一声铜锁又开了。走进院门的竟是那两个押送高翰文和芸娘进京的锦衣卫,进来后便站在院门两边,跟着进来的是黄锦。

    午时后了,骄阳当空,院子里竟静悄悄的,只有那根竹竿上晒着几件已经干硬了的衣衫。

    黄锦向着北面三屋望去。

    中间录房是锁着的,西边那间屋的门关着,东边那间屋的门也关着。

    黄锦:“人都在哪里?唤出来,到录房说话。”

    “是。”两个锦衣卫答着。

    一个锦衣卫快步走到录房前开了锁,侧立一边让进了黄锦,然后跟了进去。

    另一个锦衣卫左右望着两间关着的屋门:“收拾了!收拾了!到中间录房来!”

    东边改作厨房的那扇门开了,芸娘出现在门口,恹恹地,一向梳理得十分整洁的发髻这时有些蓬乱,一眼便认出了那个锦衣卫,直望着他。

    那锦衣卫曾受杨金水之托跟她在路上同行了一个月,见她时笑了一下:“熬到头了,收拾了东西先到录房来吧。”

    芸娘转身从厨房里拎出了一个布包袱,走出了门便望见了竹竿上还晒着的那几件衣服,轻轻放下包袱,走了过去,先扯下晒在竿头自己那件外衫。再去拿自己那件挨着高翰文衣衫的内衫时手停住了,怔怔地看了一阵子,终于掀开了高翰文那件衣服的边幅,抽下了自己的内衫,走回包袱时顺手便折了,再拎起包袱走到录房边那个锦衣卫身旁。

    那锦衣卫:“那位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