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2 / 11)  大明王朝1566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那老年管事拖过了那匹布,眼睛往上翻着,手指摸着布面,又把布拖出了一块,用掌心平着一路抚去,这才望向海瑞:“这布织得还平整。客官要是早半个月来价钱便好谈些。这时来可卖不起价。”

    海瑞:“那又为何?”

    那老年管事:“早半个月我们可以送到染坊里染了。现在大过年的谁穿白布?”

    海瑞:“原来如此。那掌柜开个价吧。”

    那老年管事:“我看你这个客官也不是做生意的,我也不坑你。半月前我可以给你十五吊钱,眼下最多给你十二吊钱。”

    海瑞:“掌柜,织这匹布我们买棉花就得十吊钱。十二吊也太少了点。”

    那老年管事:“十三吊。不能再多了。”

    从纺线到织布,母亲媳妇织出这匹布足足费了半月光景,海瑞虽不知谈价,也知这个价太对不起家人的劳作,便不再说话,卷起了布便欲离去。

    “十四吊。”那老年管事又叫住了他,“这还是看你这布织得不错。如何?”

    海瑞:“十五吊吧。不买我另找买家。”

    “取十五吊铜钱来!”那老年管事立刻向身边一个小伙计喊道。

    背着一布袋米,提着一只鸡一条鱼,海瑞走到院门外时发现院门是开着的,疑了一下,立刻走了进去。这才看见,北屋正门的门口一个户部的书办正在等他。知道又有要紧的差使了,他疾步走了过去。那书办也看见了他,连忙迎了过来,接过他肩上的米:“叫小的好等。部里有急差,请海老爷立刻去。”

    “什么急差?是不是百官还在户部闹事?”海瑞拎着鸡和那条鱼走向厨房那边。

    那书办背着米跟在他背后:“百官闹事都在其次了。是顺天府大兴宛平两个县拨的粥米不够,倒卧了好些百姓,听说已经有白莲教的人在趁机煽动,搞不好激起民变要造反了。”

    海瑞在厨房门口猛地站住了。

    那书办紧接着说道:“大喜的日子,这个事还不能让皇上知道。内阁和部里的大人们都急得冒烟了,商量着从通州的军粮库里先急调些粮米,由户部派人押送,赶快设粥棚,不能再饿死人。司里说了,大兴让海老爷去管。”

    海瑞:“我这就去!”

    冬日本就短,大雪下着天更黑得早。两个当值太监在玉熙宫大殿通往精舍的几处点亮了烛灯,黄锦披着斗篷进来了。

    两个当值太监连忙跪下:“奴才叩见黄公公。”

    黄锦:“起来吧。陈公公还在里面?”

    两个当值太监爬起了:“在,正等着黄公公轮班伺候万岁爷呢。”

    黄锦:“这里用不着你们了,到殿门外候着吧。”

    两个当值太监:“是。”答着退出了殿门。

    黄锦走到大殿通往精舍的第一道门外跪下了:“奴才黄锦伺候主子万岁爷来了!”

    不久,陈洪从里面出来了,黄锦便站了起来,那件斗篷还穿在身上,双手袖在斗篷里显得鼓鼓囊囊。

    黄锦:“主子万岁爷圣体安否?”

    陈洪怪怪地看着他:“圣体安。进了殿还披着个斗篷干什么?”

    黄锦:“今年格外冷,我倒忘了。”

    陈洪:“那还不脱下来。”

    黄锦兀自不脱斗篷:“知道了。陈公公出殿前别忘了穿上斗篷就是,当心着凉。”

    “我现在就穿,你现在就脱。”陈洪一边取下挂在大殿进精舍通道衣架上的斗篷,往身上一披,依然紧紧地盯着黄锦。

    “什么话,说这么久?”精舍里传来了嘉靖的声音。

    黄锦立刻接言:“回主子万岁爷,陈公公有几句话问奴才。”

    嘉靖的声音:“问完了没有?”

    陈洪这才慌了:“快进去!”

    黄锦居然穿着斗篷就这样向精舍的第二道门走了进去。

    陈洪满心疑窦地又望了望精舍那边这才向大殿门外走了出去。

    大殿的门外两个当值太监接着了他,从外边把大殿门带上了。

    精舍里今年所有当南面的窗户都没有开,故而满室弥漫着香烟,以致灯笼烛光都透着晕黄。

    嘉靖依然穿着那身丝绸大衫盘坐在蒲团上。

    “叫主子久等了,奴才来了。”黄锦还披着斗篷飞快跪着磕了个头又连忙站起,双手往外端出了藏在斗篷里的一个紫砂药罐,还有一串包好的中药,小心地放到紫铜香炉的脚下。

    嘉靖望着他:“殿门关了吗?”

    黄锦:“奴才这就去关。”还是穿着斗篷又折出了精舍那道门。

    嘉靖的目光在听着黄锦的脚步声,听见了外殿大门上闩的声音,这才下意识地将身上的丝绸大衫裹紧了,闭上了眼睛。

    黄锦又进来了,看见皇上裹紧着衣服,知道他冷,疾步先走到挨御床边打开了衣柜,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捧出了嘉靖在夏日才穿的那件淞江厚棉布大衫,轻步走到他的背后:“主子伸手吧。”

    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