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生活失去了水分和阳光(3 / 4)  大院子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一直望着公共汽车远去,王娟的出现,勾起了他曾经有过的初恋。他原以为生活变了,李亚玲在自己的脑子里慢慢淡化掉了,没想到的是,随着王娟的出现,李亚玲的影子更顽强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王娟身上的某种气质与李亚玲的吻合,这给章卫平留下了一定的印象。这么长时间了,其实他并没有忘掉李亚玲,理智告诉他,李亚玲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但在他的内心,乡下的李亚玲仍顽强地活在他心里的最深处,如同一粒种子,已经在他心里生根、开花、结果了。拔掉的只是枝桠,可那个根在他心里却越扎越深。他试图把这些完全从心里剔除出去,可换来的只是疼痛。

    有许多次,他下意识地来到了中医学院门前,那些日子,正是李亚玲新婚的日子,她的脸孔潮红,神情幸福,脸上洋溢着一种满足的微笑。他在树后远远地望着她,他甚至暗自跟着她来到了菜市场,看到她买了一块豆腐,又买了一捆青菜,直觉告诉他,李亚玲这是结婚了,已经过日子了。李亚玲已经完全是城里人的形象了,她在菜市场里和那些农民刻薄地讨价还价。城里小女人的做派,无一例外地被李亚玲学会了,并发扬光大,她比城里女人还要像城里人。

    当章卫平目送李亚玲提着菜匆匆走进中医学院大门时,他的目光被无限地拉长了。其实李亚玲一进门,拐了一个弯,他就看不见了。虽然李亚玲在他视线里消失了,但他仍然立在那里,向中医学院里面张望着。期待着李亚玲再一次走出来。他一方面知道,李亚玲买完菜之后就不会出来了,她会像一个家庭主妇一样,围着围裙,里里外外地忙着;另一方面,他又希望再一次看到她。

    有许多次,他就那么守株待兔地站在中医学院门口守望着,更多的时候,也就是一种守望。这样的守望成了他在那最失落的日子里的一种生活内容,而多数的时候,他都一无所获,空手而归。他做这一切时,完全是一种下意识,他说不清自己是怎么走到中医学院大门前的,从建委到中医学院,需要换一次车,他习惯了,这种习惯就成了一种自然。不管能否看到李亚玲的身影,只要在中医学院门前守望,他一天的生活内容才是完整的。有时他离开学院向军区大院赶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荒唐,于是,他发誓,下次不来了。李亚玲已经不是以前的李亚玲了,她现在已经是别人的妻子了。对于李亚玲嫁给张颂,他是后来才知道的。一天上班的时候,他装作找人敲开了张颂办公室的门,他一眼就认出,张颂就是他看望李亚玲那次碰到的那位年轻老师。那一次,他慌慌地退了出来,心里面阴晴雨雪地说不清楚是一种什么滋味。

    他自己觉得并不比张颂差到哪里去,张颂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干瘦、苍白,袖边或衣服某个地方永远沾着白色的粉笔屑迹,就是这么一个人,为什么那么有力地占据了李亚玲的内心。

    从那以后,他不再到中医学院来了,他想把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彻底忘掉。

    可王娟不经意的出现,又一次让他想起了李亚玲。这时的章卫平有些信命了,就这样,王娟一点点地走进了他的生活。

    第二天,他又见到于阿姨时,于阿姨两眼放光,神秘地对他说:小章,你对王娟感觉怎么样?那姑娘对你印象可不错,听说你们昨天聊得很晚?

    章卫平只是笑一笑。

    于阿姨就又说:你是小伙子,满意的话就主动些,人家毕竟是姑娘。

    他还是笑一笑。

    一想起王娟,他就想起李亚玲,两个女人交替地在他脑海里闪现着,他有时都分不清谁是谁了。于阿姨虽然这么说,但他并没有主动约请王娟的打算,因为理智告诉她,王娟就是王娟,她不是李亚玲。

    又过了两天,他突然接到王娟的一个电话,她告诉他,说自己单位发了电影票,问他去不去。他抓着话筒的手竟有些抖,他没想到王娟会给他打电话,更没想到用这种方式约他。他有些犹豫,他在电话里听着王娟小声地说:你是不是不愿意见我呀?王娟的口气和李亚玲的口气也如出一辙,就在这时,李亚玲的形象又呈现在了他的眼前,仿佛打电话的不是王娟而是李亚玲。于是,他问了时间和地点。

    在等待和王娟约会的过程中他竟有些兴奋,甚至还有些紧张。电影是晚上的,在一天的等待过程中,他的心情很好,甚至在办公室里吹起了口哨,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晚上,他在电影院门口看到了王娟,电影院已经开始陆续地进人了,王娟手里拿着两张粉红色的电影票,站在灯下很显眼的地方。他看到王娟那一刻,心里面突然又凉了下来,王娟毕竟不是李亚玲,但他还是走过去。王娟也看到了他,扬了扬手里的电影票,很高兴的样子。

    她说:你来了?

    他冲她笑了笑。

    她说:那咱们就进去吧。

    他跟着她走进了电影院,找到了他们的座位,直到这时,他才发现,前后左右的座位都是王娟单位里的人,他们自然对王娟很熟悉,一边跟王娟打着招呼,一边很认真地研究他。不用说,大家都明白他和王娟的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