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河北篇 第二百五十四章 遑遑名利客(2 / 3)  幻之盛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是得力,但资历威望还不够压的。。。

    如今朝廷新败之局,千头万绪善后的事情多,

    满朝的臣子,却多半想的是籍以党同伐异,各有自己的心思和打算,而那些宿老大臣恭谦的背后,却是琢磨不定地东西。虽然他也努力在暗中培养一些新进提拔。看起来也相当优秀潜力地人选为班底。但是资历和人望都需要时间来积累,过早的放到过高位置上,不但无益还可能树立敌意和对立。

    —

    这些烦心事。想的多了不免头有隐隐发疼起来。

    李辅国,察言观色,

    “主子,该服药了”惟帐侯命地内官,闻声从外厅探进头来,又被他挥出去。

    李辅国接了一琉璃盏进来。用橘糖、甘草粉调了小心的递过来。

    肃宗皱着眉头一饮而半,轻喘了口气,又拿起一封,轻轻讶了声。

    “太上特准,以成都府官学,为天下官学样范”

    他虽然知道自己那位父皇在位时,就力主推行大办官学,甚至下旨。非官学不得轻进,以扭转世间长期以来养成的,流行闭门苦读,轻学校而重科举的风气。但这里头的一些名单。却不由他不得不重视起来。

    “辅国”

    “是”

    “这件事。。。么看”

    “据说前代宗师王吉摩、山人李鼎、大家傅抱亭等,都受邀在那里做了讲师。科目近百,学子上千,终日论事争辩不休,还有什么讲授联席会议,以决大小事。。。。

    “又是开宗立学,又是著述立说,还引名士为之张目,梁某人还想搞什么”

    “老奴以为”李辅垂下头小心的用眼角观察肃宗地脸色“。。。无非是效法黄山四锆的故事而已”

    “什么”肃宗有些不悦的挑起眉头,手中的盏儿却不由自主的轻轻颤了一下。

    黄山四锆虽为名士,但也是祸源,任何人君都不希望有一个让自己无能为力的继承人,肃宗深深看了一眼这位亲信,依旧是发自心底的坦然和释诚,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虽然知道这位的身家前程,都系于自己,不可能再有其他不利于自己地私心,但还是心中一阵的不舒服。

    “你说他是想自保之道”

    “这人一意所为得罪无数人,崛起的太快,根基浅薄,如若失去了太上的荫蔽,拼命寻找各种退路,也不希奇”

    李辅国一说起那位近年奇迹般崛起地总府大人,心中也是一阵感慨。为什么两殿都这么放心让他放手而为,不怕尾大不掉么。

    直到后来李白衣去了一趟剑川回来,才流行起另一种说法。

    怕什么,他做的再多,这些产业都在剑川,龙武军多是三秦人,将来要随驾还京,有什么利益勾当,上命一声,大军起拔,两头就边长不及,最后地还不在在朝廷的掌握中。

    “如今的关键,在于龙武军。。。。

    “而龙武军的关键,还在太上的态度。。。”

    “那你。。。如汉高之才,却有吕后之乱么”肃宗皱了皱眉头才吐出这一句

    “老奴不敢”

    李辅国顿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隐见汗然夹背。

    虽然口中说不敢,但他还是被肃宗看的心中一阵发冷,难道是这位至尊觉察了什么,常年侍侯下来的经验,作为李家的子孙,宫闱里淫浸出来的,可不仅仅只有温厚纯仁的本事。

    “算了”看他惶然若惊的表情,肃宗也有些无趣,或许问事于内,有些错误了,这些侍人的忠心和眼光是足够了,但因为太过于忠心了,看事情的立场却不够中允,常有矫枉过正之嫌。

    不过,一想到王维等人都曾经被引见给了太子,忽然就发现,温文儒弱的少年太子不动声色中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后援和底气。。。。。众多千丝万缕的关系,似乎都指向了蜀中。

    所有的一切,就象一张无形密织的大网,将整个天下人物和大势,一点点的收紧束缚进去。

    肃宗突然觉得有些累了,轻轻叹了口气,闭上眼,心中默念,父皇啊父皇,这一切莫不是如您所算。

    “传太子少师韦见素”

    。。。。。。

    我正自得其乐的巡视一批战利品。

    骨利干的名马宝鞍,描金绘彩地大小箱子,珠玉镶宝地屏风。色斑斓的长颈瓶、风头壶、高足钵。金银珠翠象不要钱一样的堆在小山一样地彩绢锦缛上,还有许多坛子、篓子、里装的却是酒、蜜、茶饼、白盐、干脯、阉肉还有许多看不懂来历的东西纵横交错的铺陈了一地,最醒目的是一些筐子里是数以百计大食、安息人头图样的金饼、银梃子。一长串一长串地铜钱,盘堆在一起,也不知道有多少。

    不时有民夫上前来,小心整理打包,一车车的拉走。自然有人经过无数的渠道,出现在新罗海外番国的市场上。

    虽然我也算富有身家。见多识广了,依旧看的我啧啧称奇,前任刺使黄泉也算是极会搜刮的,据说他接手刑州时已经是数易其手的破撑,但在身后还能留下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