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会江陵 第五百二十四章 鼎峙(3 / 4)  幻之盛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路,乃至数路。终至强弩之末就算最后收复了河西,也是一个满地残败,敌患未去,还需重兵抚守的困局

    “你忘了说朝廷的援军了

    周智光突然接口道。

    “援军?,河北镇兵之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移镇北守就闹出那么多是非,待朝廷遣回河北重兵。那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韩混轻轻叹了口气。

    “难道就没有一点转机了么

    周智光深深吸了口气道。

    “当然有,现下之局是一边相持。比较的是谁能周旋的更持久,一边寻找打破局面的战机

    “当然这只是我们的私下之见。卫军侯说不定另有腹案成算。。

    突然有虞侯来通报。又有新的援军抵付。

    “枢密院直属教导十川本凡经过到萧关,其计有射生兵的暴风营,掷弹兵的烈呢联  书垒军的磐石营,神机军的霹雳营,奇兵队的强袭营。配备的都是最新式的军器

    “云阳郡二十五庄协粮队前来报备。共计输军,米面一万三千担,麦豆两万九千石,协运马料。柴草煤炭三十五万斤另三百里。中途物耗米面三千石,马料一万两千斤,请点收无误

    河西要冲灵武城,粮院所前。押粮队的领头,跺着脚呵声道

    “吐蕃人?”

    ,临时召集在大校场的队列中站着一群格格不入的身影,顿时炸了窝。本能的去摸武器,还有人抄起旗杆什么的准备战斗。

    “慌什么,你当外头都是死人么

    领队的郎将呵斥道

    “这是枢密院边傍行人司直属的藩人营。将来的日子要共事生

    ”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们,可算是正宗的吐蕃人。吐蕃自立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就充满了大小叛乱和残酷的斗争的历史,每一次新王即位的背后,都是权势争夺下阴谋和血腥的产物,从来也不缺乏大批人头落地。身死族灭的失败者。

    因此与唐朝拉锯相持的百多年间。也不缺少举家叛逃的吐蕃贵族和将军们,规格最高的,有三代执政权柄的葛尔家族成员,规模最大的一次。也可以牵涉到前代苏 王子陵钦赞密谋的投唐事件,而最近一次也有吐蕃世系书吏和史官的春弥家族。以及世代侍奉王氏的药师家族,果东氏和白迩氏的诱投事件。

    要是往年惯例,这些投唐的藩人贵族,会被朝廷给予一定的散职和名爵养起来,然后在大朝上列席,作为大唐是如何煌煌天朝,人心所向的摆设。其中一些人如果学习的快,表现比较出色,也会出任官职,成为大唐庞大的藩姓官吏和军将中的一份子。

    因此这只特殊的队伍,还是数年前才在总府手上成立的,因为建立时间尚短,在加上这些叶蕃人多已经汉化,所以经过挑选和练,暂时能合用的,只有这么寥寥百多人。这次算是倾力而出了。

    吐蕃族类众多,语言风俗信仰陈杂不一,这次吐蕃大举而出,也造成了各路领兵上的混乱,除了王军和各大宗贵部领的部曲外,要想有效指挥那些名目众多的附番,几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他们派来配合斩首队和游击军,混入敌后。进行一些侦刺敌情,刺杀头目,制造混乱之类的任务。

    西山八国,其实是吐蕃征服的西羌诸种中,势力和人口最大的几只。曾经建立最原始的氏族政权。也接受过中原册封的,才有了相应的王号和国名。因此,羌种中地位最高的,就是位列四大内族之末,盛出马上健儿的党项羌,不过此种自从吐谷浑故地的党项羌大决裂,拓跋赤辞率八姓归唐后,就没有统一号令的共主,虽然有勇士,却只能居四族之末。

    其次是部曲善战的白兰羌,不过自从开元年间,高原塞要石堡城几度易手,白兰羌大都逃附唐朝在吐蕃式微后,其次就是这些西山八国,这次应大弗卢驱使,也凑出青壮男子三万,大致算作一部。

    不过作为后知后觉的代表,他们只赶上了青海扫荡战的尾声,然后和无数部族军队一样,被被安排在大非川草原上,却是躲过了头几批前驱的命运。

    “这些泥婆罗人吃错了什么,居然在这个季候派兵来凑这个热闹。。他们呆的那地方,一辈子可没见过几次雪啊。听说他们在过山口的时候,遇上山神发怒冻死了不少”

    看着在风雪中瑟瑟发抖,躲进帐篷就不肯出来,要鞭苔和喝骂才肯继续巡哨的山地士兵,不无恶意的道

    “那是因为,据说马向有意让泥婆罗大妃生的儿子继鼠王统啊。       模糊的视野中,一些还有黑色的箭矢,刹那贯穿了身体,鲜血溅在城塞上变成褐色。

    “关门,点火敲钟敌袭

    正在雪地里蠕动的阴影,突然暴跳起来,变成一个个手执刀刃的士兵。为首的几个,人猛然踏飞起来。用身体狠狠撞在,即将闭合的木栅门上,顿时震得一停,随即被门缝里捅出的枪尖刺穿,热腾腾的鲜血喷的一墙,却顺势死死的抓住了枪杆,将木门牢牢的卡住,然后更多的人一拥而上,奔跑冲刺的狠狠撞击拥挤在木门。虽然很快被刺刀,但是却成功的用血肉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