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八十一章宁远莲花生(2 / 5)  幻之盛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作为客军,我们多少也要自己想法办法,好在这一战了毕,所获颇丰,足以撑上一段时日了。。”

    “你觉得高军侯,会让我这数万大军就在这里接受安西军民供养而无所事事么。。连我们的出兵口份,都是安西百姓口中省出来的。。”

    “高军侯坐镇碎叶,督迫那些突骑师部帐出兵攻打大食人后路。现在应该早就动手了,所谓讨伐不臣”

    “讨伐不臣?。。。”

    “对,就是讨伐不臣,大食人之外,可是有不少助纣为虐的属国蕃领啊。。”

    “如果没料错的话,已经有另一路人马,南下攻略那些臣附吐蕃的藩国,。。”

    “你还记得总府大人,在我们讲过的军国主义和诸葛法么。。”

    “当年诸葛武侯以一州之兵,连年攻打七州之地的曹魏而处于守势,就是仰仗了和这个军国主义的动员体制。”

    “那我们呢。。”

    “我们还得呆上一阵,帮助拔那汗重整地方,并筹集粮草。”

    “不出意料的话,此地事了,很快会南下”

    “南下,难道叫我们去沙州就食。。。”

    “是去这里就食,。。”

    最年长的军将,将手指移到便携地图上,还未彻底标明的一个角落。

    。。。。。。。。。。。。。。。。。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前后一眼望不到边的唐军长龙,正在按照一个营团一个营团的编制序列用,用接力的方式续唱着这曹子建的《白马》

    其中还夹杂着横山断水营的蕃军唱的《赞普子》

    “本是蕃家将,年年在草头。夏日披毡帐,冬天挂皮裘。

    语即令人难会,朝朝牧马在荒丘。若不为抛沙塞,无因拜玉楼。”

    在秋高马肥,草色纷黄的季节中我们终于踏上了归途,每人都似乎变得归心似箭,而脚步轻快起来。

    出征青唐之战,虽然只有几个月,但却让大多数人身心俱疲,这种疲惫不仅体现在肉体上,也是在精神至上,深入敌国腹地,维持着漫长的补给线,一次次的出生入死,将敌人的反扑打下去。但总算赢了。

    随着地势的降低,草木的金黄丰茂,大家的心情也变得的轻松起来,歌声也从缅怀同袍的“锲臂饮清血,牛羊持祭天。没命成灰土,终不罢相怜”的悲壮,变得情切生动起来。

    甚至还有人,用各色口音,竞赛一般的唱起充满地方风味的乐府民风(情歌)《地驱歌乐辞》来

    青青黄黄,雀石颓唐。槌杀野牛,押杀野羊。

    驱羊入谷,自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地唤天。

    侧侧力力,念君无极。枕郎左臂,随郎转侧。

    摩捋郎须,看郎颜色。郎不念女,不可与力。

    因为作为酬功,这次无论有没有婚配,老兵们从都当地带了女人回去,虽然多数属于语言不通的盲婚哑配,但丝毫不影响繁衍生育的古老功能,用专业术语说,他们以身体力行的实际行动,极大的促进了民族大团结和融合。

    他们还会得到在青唐的这一份土地,挂在他们名下,由那些俘虏进行耕种,定期收取一定比例的出产,然后通过往来的商队,折算成可以汇兑的现钱,或是直接交给驻军,然后在低地上按照数目从输军的配额里支取,虽然不是太多,但至少也是一个挂念和指望。

    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

    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

    我坐在马车上,听着这曲与《木兰辞》风格几近的《折杨柳枝歌》也露出笑容,手上翻动着几枚得胜钱,一边享受着柳芳菲的口舌服侍,心满意足的抚摸着她津津湿滑的脸庞,。

    “既然你救了我,为什么又象小猫小狗一般,把我丢在一边不做理会”她在被联手炮制癫狂之极后,在床底上低低泣诉的声音,还隐约在耳,可惜一切已经没有办法回到从前了。

    这是奏请朝廷赐铸得胜钱,以资纪功犒赏的样范。

    这个得胜钱的传统,来自最早龙武军内部的战斗纪念章制度,以铭记荣辱和教训得失,用青铜和更值钱的白铜等贵金来制作,后来打下南诏获得丰富的铜和银的产出,开始效法外藩流入金银饼的模式,给士兵制作战役乃至战斗的纪念章。数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