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八十四章 行途7(2 / 5)  幻之盛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青青松树枝。”

    现在他故地重游,已经是不胜唏嘘。

    西州交河郡是故高昌国的旧治,下辖高昌、交河、柳中、蒲昌、

    天山五县。

    交河县虽然名为县,但作为昔日高昌的国都,其实是在一片巨大河泽中高达十丈的台地缓坡上,用土砖泥垒起来的宏伟大城,因其“地势高敝,人广昌盛”因而得名。

    故高昌国在贞观年间被侯君集、薛万均攻灭前,曾是号称西域第一大国的强藩。

    由于,高昌国前身乃是西汉大将李广利率领部队在前车师国境内屯田,所设立高昌垒,进而演变成的高昌郡,用后世的口号说,就是自古以来打上中国所有的烙印,只是五胡十六国的时候从中原管辖独立出去。

    因此在西域列国中,高昌属于完全由汉人和汉文化主导的地区,居民主要为汉魏屯戍军民的后莆和逃避战乱的内地移民为主,再加上昭武九姓和其他西域国家的侨民为辅。因而高昌国建制,如官制、兵制、赋役制、士族制等,大抵脱胎汉晋,又自具特sè,饮食、衣冠方面。则多少受到胡风西来的影响。

    汉族传统文化在高昌占统治地位,俗奉天神,兼信佛法,道教具有一定的影响十六国时期又有袄教高昌流行,此后景教、摩尼教亦有经此流传内地,可谓百俗四汇之地。

    因其气候温暖,宜蚕,谷麦再熟,一年可以收获两次。有赤盐、

    白盐、葡萄、冻酒、刺mi、白面、叠布(棉布)及丝织品等多种著名土产,是内西域重要的粮仓和原料产地。

    其地处天山南北孔道,丝绸之路北路冲要政治稳定,物产丰富,文化发达,中西使节、商客和僧侣过往频繁,乃是汉唐间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因此很容易因为聚敛了大量商路货殖之利而富足。

    但是另一方面,因为国富而自大,甚至敢于勾结西突厥,阻断西域诸国往来大唐的贡使。于是唐太宗命侯君集、薛万均、姜行本等人发大军击破突厥援军,攻灭其国并有三郡五县二十二城之地,开设安西都护府鞠氏高昌王族的后代,至今还在长安城里混吃等死。

    重置安西都护府后,由于军事需要和地理原因,给划入了北庭。

    现在这里拥有北庭最大规模的军屯和储备仓,同时也是北庭营田判官和关市大使的驻所。

    城墙周长近八里共有1瞳大铁门,分别冠以“玄德”、“金福”、“金章”、“建阳”、“武城”等不同名号,街坊绵连梯次分布,格局皆效法长安,只是规模缩水的多。

    城内的方台坛城大佛寺,比洛阳白马寺的历史还要古老,门外有《班超记功碑》和《姜行本题记》,因此种种留有鲜明中原烙印的各sè风物,让人看起来很有些亲切的熟悉感”

    小木鹿城,相比半数还处于荒置的大木鹿城,这里已经变成移民汇集的城市,各种口音的新居民,象游鱼一般充斥在街道上,但最多的还是安置当地的大唐军人和河中迁移过来的栗末商人。

    赛特的宅邸里,古老bo斯风格的柱头下,两个女人正在会面,一墙之隔的外头,已经聚满了趴墙探头探脑肃起耳朵的好事之徒和“热心”

    围观群众。

    “我是赛特孩子的母亲薇达,没有什么不方便的。。”长袍缠巾英姿飒爽的阿拉比亚女子,开门见山道。

    “妾身乃是青州王思月,曾与宇文公子,有白首相托之约。。”

    一个罗裳曳裙的唐人女子,圆圆的脸庞看起来很有些jiāo俏的婴儿肥。

    两个容颜气质迥异的女人,一个温文软玉,一个直言快语,不由在空气中碰撞出些许火huā的味道,直接将苦笑的男人晾在一边。

    好船,不知道为什么赛特脑海中冒出这两个字眼来。

    在此之前,薇达已经和另一位有救命之恩的同胞薇姿,达成了某种协议,毕竟,哪怕是至高至大通过穆圣传下的典章中,一名出sè的男子拥有多名为他繁衍优秀血脉的配偶,如同四季万物流转一般天经地义的存在。

    既然至大已经给于她更多的机会,她也会不吝一切努力紧紧抓住自己的幸福。

    而王思月也不是无所准备而来,她之前已经见过梵延纳的那位小女王并结为金兰,将自己名下的家业很大一部分都转移到了安西境内,随时可以支持男人在军中的发展和事业。

    她最大的依仗是正统唐人的优势,而且出身名门家资巨万,为了情郎的消息,可以不远万里追到安西来,足以让当世许多人瞠目和传唱为佳话连那位名气极大的青莲先生,也忍不住为她做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文,且看那个男人还敢负心到什么程度。

    欧罗巴大陆,法兰克王国,埃纳河畔的古城苏瓦松,它是古代高卢境内最古老的城镇之一,也是法兰克人的荣誉之地。

    法兰克王国的创始人,日耳曼大首领克洛维,曾在此击败了西罗马帝国将军西阿格留斯率领的最后罗马军团,而奠定了法兰克王国从莫罗文王朝到加罗林的数百年基业。

    河畔用巨大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