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83.第783章 十日之约(2 / 3)  三国军神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而关中数万大军,分别攻打四个城门却仍旧拖延这么长时间,绝不是因为此二人才能出众。”

    陈旭心念微动,继而不动声色的问道:“还请公明直言。”

    徐晃正色道:“刘季玉虽然只在成都留下了两千守军,然而这几日参战的士卒绝对不下五千。”

    “再加上那些帮助守城的百姓,益州军这才能够挡住我军八日之久。”

    徐晃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那些多出来的士卒,大多都是城内豪强大族的私兵,至于百姓帮忙守城,也就不用多说了。”

    陈旭眉头紧皱,却不说话,此时他已经知道徐晃要说什么了。

    果不其然,徐晃硬着头皮继续说道:“主公仁义无双,善待百姓以及品德高尚之辈,然而两军交战,太过仁慈有时却会适得其反。”

    “晃曾经攻打阆中之时,阆中守将誓据城死守,坚决不降。”

    “后来阆中城破,此人义正言辞拒绝了末将的招降,满脸正气,令人敬佩。”

    “末将以为此人乃是一位真豪杰,为了全其忠义,就欲将其斩首。不曾想,在临刑之时,此人当时居然就开始求饶。”

    陈旭几人闻言,都不由有些瞠目结舌。

    一开始据城死守,坚决不降,被俘以后更是满脸正气,义正言辞;死到临头之际却又态度大变,慌忙求饶,这种反差未免也太大了。

    看见几人惊愕的神情,徐晃继续说道:“末将当时也颇为诧异,不知此人为何前后转变如此之大,详细询问过后,结果却让末将感到震惊。”

    见众人都将注意力放在了自己身上,徐晃道:“原来,此人素闻我军仁义,不会滥杀俘虏,对于那些有才能、有气节之人,更是以礼相待。”

    “这人正是故意死守城池,想要表现出自己的才能与气节,好在后来投降以后能够得到重用。”

    听到这里,陈旭脸色猛然沉了下来。

    他没有想到,有些人居然将他的仁慈,当做顽抗的本钱。

    徐晃亦是气愤的说道:“末将当时勃然大怒,不顾那人求饶投降,就下令将其斩杀。”

    陈旭当即拍手赞道:“杀得好!”

    徐晃道:“这等人固然可杀,然而晃回想起来,却也觉得主公对待敌人以及俘虏,未免太过仁慈。”

    “这种仁慈,反而使得某些人胆气大盛,都想要先抵挡我军赚取名望,兵败以后再投降获取高位。”

    “不仅如此,巴蜀之地百姓本就心向刘季玉,得知主公不会滥杀无辜以后,更是毫无心理负担帮助益州军守城。”

    说到这里,徐晃痛心疾首的道:“可是如此一来,却使我军攻城略地变得困难了许多,很多本不应该牺牲的士卒,也都为此白白失去性命。”

    徐晃猛然跪在地上,道:“战争永远是残酷,若是一味仁义,反而会作茧自缚,还望主公能够更改军规。”

    贾诩亦是说道:“公明之言大善,还望主公慎重考虑。”

    两军交战之际,为何经常会发生屠城的事情?很多时候,其实乃是为了震慑敌军,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罢了。

    试想一下,如果关中军对待敌人异常残忍,那个阆中守将,在徐晃兵临城下之际,恐怕就会直接献城投降吧。

    就连城中百姓,也不见得敢帮助益州军守城了。

    若城池守将明知无法守住城池,且拼命抵抗被俘以后将会性命不保,想必很多人都不敢继续与关中军为敌吧。

    如此一来,大军所过之处,益州这些沿途郡县,几乎都能望风而降。

    毕竟,那些能够为了刘璋舍命之人,永远都只是极少数。

    看着陈旭沉默不语,田丰却是说道:“公明之言虽然有理,却也未免有失偏颇。”

    “若非主公仁义,并州、关中百姓又怎会忠心耿耿,在主公最危难的时候奋不顾身?”

    “得民心者得天下,杀戮永远比不上仁义,主公仁慈并无过错。”

    徐晃却是争辩道:“所谓仁义,也应该是对自己人,战场之上却只有胜负。”

    徐晃不是嗜杀之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名将,想要成为名将,就必须认清事实。

    一将功成万骨枯,不懂得取舍,就无法成为一代名将。

    见徐晃还要说话,陈旭摆了摆手,说道:“此事吾心中自有计较,公明无需多言。”

    徐晃的话虽然非常有道理,如今的陈旭也早已今非昔比,可是陈旭仍旧有些许自己的坚持。

    贾诩微微一叹,不再说话,徐晃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四个城门,硝烟密布,喊杀之声震天。

    一块块大石头呼啸着飞入城中,不断击打着已经十分脆弱的城墙。

    忽然之间,关平引着一个穿着益州军铠甲之人,来到了陈旭面前。

    “此人乃是城中守将的使者,要面见主公。”

    陈旭微微有些愕然,打量了那人一阵,问道:“我们两军处于敌对阵营,你此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