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7章 相互利用(2 / 3)  官路迢迢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我请客,当然是你们点了。千万不要客气,让我们邮电局犒劳犒劳我们公安系统的英雄们。老板,你这里有什么特色菜,最拿手的,介绍一下。”

    女经理笑道:“天上飞的有野鸭,水里有的河鳝,土里跑的有毒蛇,还有野荠菜。鲵鱼、黄鸭叫也有,至于家产菜有甲鱼、乌龟。张局长喜欢哪个?”

    张局长笑道:“有没有皇丝鲤?”

    女经理抱歉地摇了摇头:“上星期我们才抢到了三条被客人吃掉了,太难买了,买不到。”

    张局长笑了笑,说道:“哈哈,没有就算了,来条蛇,大一点的。来一盘黄鸭叫,多放点辣椒,还有来一盘红菜苔,来一个火焙鱼,要小的,干净的。再来一个石灰水蒸蛋。什么汤呢?”

    女经理笑道:“来一个例汤,乳鸽煨天麻?”

    张局长笑道:“行,就它。”

    女经理快速地写着字,二个女服务员进来,先在门口鞠了一躬才走进来,一个递热毛巾,一个往桌上摆凉菜。

    女经理写完就问道:“各位喝什么酒?还是茅台吗?”

    “嗯,先来二瓶。”张局长挥手道。

    女经理下去后,张局长笑道:“薛局长,你吃过皇丝鲤没有?”

    薛华鼎摇头道:“没有,听都没有听说过。”

    张局长大笑道:“哈哈,那东西真的不错,就是难买到。听说世界上就只有鲤鱼镇的皇贡村四组那口八十亩的水塘里有产,一年才出几百斤。以前是贡品,只有皇亲国戚才吃得,其他人吃要被砍头的。这种鲤鱼还真怪,必须吃五谷杂粮才生长,左边右边和背上都有一条短短的金色线,很奇特的,象人们贴上去的一样。它们都长不大,长到最后一条也就二根筷子长的样子,长大后三斤到三斤半一条。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因为是贡品所以被省城下来的红卫兵当着封建的东西把塘给填得差不多了,这种鱼当时差点绝了种。不过近几年有人出钱在慢慢修复那口塘。听当地老农讲那鱼的味道比以前差多了,但我觉得还是美味,什么时候我搞到了请你来吃。”

    “哈哈,听你张局长一说,我都流口水了。搞到了别忘记通知我,让我也尝尝贡品的味道。”薛华鼎还真心动了。

    “好,一言为定。”张局长笑道。

    薛华鼎转头对张队长不好意思地说道:“对不起,差点忘记问了。那二个小偷是什么人?”

    张队长也许是职业原因,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接着刚才的话说道:“我们排查了焚烧现场周围的一百多基本符合条件的人,最后找到了二个混混,也从他们家里找到了作案工具。二人被抓后对他们的行为供认不讳。一个二十一岁,一个十九岁。一个小学毕业就没有读书了,一个初中毕业。他们以前还偷窃过你们的电缆,还偷窃着农户的东西,用药偷过狗。一对混小子。”

    薛华鼎点头道:“他妈的,那天冷得我要死,他们也一分钱没有得到,何苦嘛。对了,估计会不会判刑?”

    “造成几千元的损失,又是破坏通信,有他们受的。”张队长轻描淡写地说道。

    薛华鼎问道:“能不能利用这个事大张旗鼓地宣传一下,警告那些想偷窃的人,这纯粹是损人不利己嘛。”

    张队长看了张局长一眼,没有回答。

    张局长道:“现在开公捕大会很难得到批准,游街的话国家政策也禁止。都是什么人权啦,隐私啦给闹的。办法不是没有,这就靠你们运作了,比如上报纸,上电视,这样的话还没有什么规定。”

    “哦,那我明天去打听一下看看,这种宣传既可以警告威慑犯罪分子,还可以表彰我们的公安干警,一举二得。”薛华鼎道。

    张局长笑道:“行,只要你能让我们公安干警的事迹上报纸,我们好好的请你大吃一餐。“

    一碟子金灿灿的火焙鱼、一大盘子黄鸭叫端了上来由女经理亲自端了上来,同时带来了一个酒精炉。她一边为酒精炉点火一边问道:“蛇胆、蛇血你们要不要?”

    张局长看薛华鼎摇头就说道:“算了,那些东西看起来恶心。小姐,把酒给我。”

    薛华鼎连忙起身接过酒,旋开盖,先给张局长倒满再给张队长满上,然后给自己满上。之后把酒瓶交给服务员,再举起酒杯道:“来,我受唐局长委托,代表邮电局感谢你们破案如神的公安干警。”

    “哈哈,好,干了!”张局长站起来笑道。

    “干!”张队长站起来把杯子伸了过来。

    喝完酒坐下来,薛华鼎连忙夹菜,边吃边说道:“我喝酒不行,特别是空着肚子喝酒头晕。张局长、张队长吃菜。”

    张局长不慌不忙地夹着菜笑道:“久经考验就是酒精考验,你多喝醉几次就没有这么娇贵了。哈哈,小姐,给我们薛局长满上。”

    服务员早已等待着,见张局长发话马上上来要倒。薛华鼎忙用手阻拦:“先给张局长、张队长满上,他们是我请的客人呢。”

    等酒一倒好,张局长就举杯道:“兄弟,我们是第三次握手,是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