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8章 逼他升官(2 / 3)  官路迢迢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这几天最忙的当属新上任的薛华鼎了,他和张金桥一起制订了网络信号测试流程,向车队申请了专车进行网络测试。同时向省管局下属的移动局请求他们派专家支持,并通过他们向国外厂家发出邀请。

    邀请国外厂家的技术人员前来测试网络是需要付出昂贵报酬的,费用包括人工费和设备使用费。为了降低这笔费用,薛华鼎只好装着不着急的样子和他们“磨”,相关费用从开始的一天十万元谈到了后来的四万元一天。

    但当他在每周的局办公会议上向局领导班子汇报这件事的时候,不但贺副局长觉得费用太高而建议继续谈判,就是姚局长也不是很满意,觉得有必要再谈。他们比较中意于每天二万元左右的价位。

    受命的薛华鼎感到自己有点无能为力了,在后来的谈判中对方表现得越来越不耐烦。他们抱怨说,如果移动设备不是他们公司的产品,就是五万元一天他们也不愿意来。现在各地请他们测试的单位太多了,很少有这么谈价的。

    薛华鼎之所以请国外厂家,主要是国外厂家相对自己公司的网优人员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优势主要有二个:

    一是他们经验丰富。在长期的网络优化工作中,这些国外技术员几乎各种各样的案例都遇到过,发现问题能迅速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而安华市的网优人员显然没有这个素质。不说安华市就是湘湖省全省范围内也没有这么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

    二是对方有一套测试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的测试系统。他们只要将被测试城市的地图输入电脑,并在地图上随意选定三四位置,通过这套系统里自带的gps系统记录下那几个位置的精度、纬度,这幅地图就成了系统内部资料。然后对方只要开着载着这套系统随意行走在大街小巷就成。计算机会自动地把车辆所经过地区所测试的数据记录在硬盘里,快速而准确地得出相关结论。

    一个熟悉路况的司机和一个技术人员一天就可以跑半个城区。而且相关的曲线都是连续的,接近实际的。

    安华市电信局的网优人员要测试网络可麻烦多了。他们几个网优人员一人拿着一台测试手机,跑到一个地点就用这台手机测试一下网络信号的强度和基站小区代号,然后用笔记在纸面上。一个地方要测试好几个点的信号强度,然后取平均值。之后再跑到另一个地点,重复刚才的动作。这些事情很是枯燥、量也很大。除了效率是别人的百分之一不到外,相关数据也是离散的,几天还测不完一个城市。

    最让他们无奈的是,有时候没等他们一轮测试完全结束,移动网络的实际情况就发生了改变,也就意味着他们好不容易收集起来的数据还没有开始综合分析就已经是错误的了。

    可以上在当时的条件下,要得到科学准确的数据只有请国外厂家,否则只能大致判断。

    当聘请费用很吃力地谈到三万元一天之后,同样失去耐心的薛华鼎就拍板请国外厂家的人过来了。按参与谈判的张金桥所言,薛华鼎这是先斩后奏。

    等国外的专家与安华市电信局移动中心的技术人员一起进行正式测试后,薛华鼎才单独向姚局长做了汇报,并说明了降价的难处和时间的宝贵。同时把他调查到的其他地方的费用也说了:其他地区的费用千差万别,有的高达八万元,有的低到二万元,但大部分都是在四万元左右。

    姚局长听说对方的人员已经在进行测试,加上这个价格也算合理,就笑着默认了。

    薛华鼎这才松了一口气,安排张金桥去准备合同,争取在厂家的人测试完成前合同双方签字。这是双方商谈好的,合同不签字,对方就不交出保存了测试数据的软盘。

    让薛华鼎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个合同给他带来了无穷的烦恼,也是导致他愤怒地离开电信系统的一个原因,不过这是后话。他现在忙于安排厂家的测试和起草新的网络改造方案。

    这天上午,薛华鼎正在办公室看文件的时候,办公室陆主任打来电话,说是姚局长今天早晨起来冠心病突然恶化,吃了药也没有缓解,他家里人只好送他到了医院。根据医生的意见,姚局长必须住院治疗。姚局长提议这几天局里的工作将由贺副局长临时主持。

    放下电话,薛华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既为姚局长的病情加重而担心,也为局里的工作由贺副局长临时主持而担忧,真不知道这个贺副局长今后会不会故意给自己使绊子。听省财政厅鲁利来电话说那个召集混混打他们的林坚在林副局长的多处活动下即将出来,没有后顾之忧的林副局长肯定会有一些后续手段,鲁利提醒薛华鼎注意一下。

    薛华鼎的担忧没有错。当天下午,贺国平带着局里的一班子人员探望过住院的姚局长之后,当天晚上他就神不知鬼不觉地赶到省管局林副局长的家里。

    因为是事先约好,贺国平很顺利地进了林副局长的家。林副局长看他进来也很随便地问候了一下就把他带进了书房。

    “林局长,林少明天就回来了吧?”贺国平接过林副局长递过的中华烟,一边坐下一边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