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5章(2 / 3)  官路迢迢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己的意图,只是一些不成熟官员的做法。

    会议结束的那天,绍城市也按惯例接受记者们的采访。提问的都是市电视台、市报社的记者,因为提问的题目都提前给了报社和电视台,他们再向各自的记者打过招呼。

    至于谁来回答这些问题,市委市政府也相互通了气。所以开始的采访并没有出现什么差错,虽然采访的现场气氛不活跃,回答的人都是官腔十足,但一切都是中规中矩,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不过,采访到最后的时候,一个省报下来的记者突然大声向主持人市委秘书长郝国海问道:“请问秘书长同志,我是福江日报记者,我能插进来问一个问题吗?”

    郝国海、马春华脸上都有一丝异色,就是薛华鼎也有点始料不及,因为进采访会场的都是有经过了市委办公室批准了的,没有绍城市外的记者。再说,这种会议的一般采访,省级记者是不屑一顾的,今天怎么会出现这么情况呢?不但省报的记者混了进来,还在会上提问。

    大家都是官场中人,大风大浪都见过,自然不会在电视镜头和众记者相机镜头前露怯。

    郝国海眼睛看了薛华鼎、马春华一眼之后,笑着对那个“捣乱者”道:“本来我们就是自由提问,既然这位先生要插进来,我想我们本地记者还是会谅解你这位客人的,我们给客人一个提问的机会。请问!”

    给了这个机会出来,也就限定了他只有一次提问机会,如何还不按规矩出牌,自然会被拒绝,这叫有言在先。

    那个记者说了一声谢谢,然后他对薛华鼎说道:“薛书记,首先我祝贺你担任绍城市市委书记。我想问的是,您怎么看待投资十八个亿的火力发电站项目?您认为我们绍城市有机会获得这个项目吗?理由何在?再有,据我所知,现在有不少农民反映我们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在下面粗暴征地、粗暴对待农民,支付的征地费用也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请问这合理吗?为什么我们绍城市行动这么快,走在项目的前面?”

    记者提问的时候,薛华鼎眼睛的余光看到马春华眼里有一丝慌乱也有一丝气愤,同时还有一丝跃跃欲试的神情,薛华鼎知道他想自己来回答这个记者的提问。

    等记者说完,薛华鼎装着不知道马春华的心思,笑着回答道:“首先我感谢你的祝贺。针对你刚才提问,我可以告诉你,这个项目很好。有了这个项目,我们绍城市的电力紧张局面就能大幅度缓解,我们绍城市的经济才可以腾飞。至于最终我们能不能获得这个项目,这是我们不能保证的,但我们市委市政府都会全力以赴,力争把这个项目落户我市。你说的我们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这是可能的,但我相信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在执行中出了一些偏差。当然,我不是为我们政府机构推卸责任,如果确实有我们做的不对,不按法律法规办事的情况,我们一定改正。”

    薛华鼎的官腔刚落,省报记者马上追问道:“我听说绍城市准备将这个发电站建在金丰县。薛书记,您了解金丰县针对火力发电站这个项目所做的事情吗?”

    薛华鼎回答道:“记者先生,你的问题还不少啊。你可知道这里有这么多你的同行。我还是回答你的最后一个问题。”

    接着,薛华鼎说道,“你也知道,我到任的时间不长,开始我在双清县调研,后来到省里开会,今天市里的会议才结束。也就是说,我还没有来得及全面了解金丰县的相关情况。我在这里告诉你,明天,我就到金丰县去调研,了解你说的相关情况。”

    省报记者说道:“谢谢!”

    在记者说话的时候,郝国海也连忙示意远处一个已经安排好的记者提问。

    那个被问记者马上很配合地询问的是请市政府介绍一下2002年绍城市为民十件大事完成情况。

    马春华立即开始侃侃而谈,将所有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了。

    采访散了之后,马春华特意赶上正要回办公室的薛华鼎,客气地询问薛华鼎明天是不是真的到金丰县去调研并了解火力发电站项目的准备情况。

    薛华鼎点了点头,说道:“火力发电站的项目太重要,如果我这个班长还不去了解,估计省的领导会说我不负责任,下面百姓会说我官僚。”

    马春华笑了一下,说道:“那我明天陪你去。我也正好要检查他们的准备情况。对这个项目说好说坏的都有,不知刚才这个记者挖到了什么小道消息,在这里称绿林好汉。”

    薛华鼎说道:“也许我们下面的人还真有违法乱纪的。无风不起浪嘛,马市长,你说呢。”

    “呵呵,大项目嘛,动用的人多、钱多、地方多、部门多,总有一些不如意的。我就担心这些记者瞎起哄,把好好的一件事搅黄了。”顿了一下,马春华问道,“薛书记,为了全市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能不能把这个记者的问题剪辑掉?”

    薛华鼎摇头道:“为什么剪辑掉?他也没说出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啊。正如你刚才说的,这么大的项目,哪里可能人人满意?”

    马春华想不到薛华鼎当面拒绝,有点惊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