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3章 【大结局】(2 / 3)  官路迢迢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也是他这一年来着重努力抓好的事情。可以说,在党政一手抓的这段时间里,他是调集了一切力量为这二事保驾护航。

    从目前来看,这二件事都进展顺利:

    蓉洱茶种苗基地已经培育出第一批优质种苗,只等明年开春就可以交给茶农栽种。在王小甜的全力运作下。几家对茶农产供销全方位提高服务地股份公司已经成立,茶农只需要采摘茶青就交给这个公司,公司里有专家对茶青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公司炒制的茶叶比以前单个的茶农加工出来的茶叶,质量明显提高了几个档次。茶价也比他们自己加工、销售的要好,茶农得了实惠,自愿加入公司的茶农越来越多。同时。公司还组织专家在栽培、治虫、施肥方面也提供手把手地技术服务,茶青产量也比过去上了一个台阶。

    罗浦口码头的建设现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由于有了聂元平在国家发改委做“内应”,罗浦口码头这个项目列入了国家项目,大部分建设资金都是由国家和省里掏,绍城市本身掏出的钱很少,只需要拉通二条从码头通向绍城市和丽津市的二条高速公路。其中到绍城市高速公路只剩下码头到安海县县城这段距离。而从安海县城到市里的高速公路过去就已经修好了。从码头到丽津市的高速公路只需要修到安海县的县界。剩下地由丽津市自己筹资建设,而且属于安海县境内地公路投资费用是由绍城市和丽津市分摊的。

    唯一让薛华鼎有点不安心的是薛华鼎帮助聂元平把港口清淤的工程承包给了他情人的弟弟。虽然薛华鼎要求工程监理公司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验收,但心里总担心清淤公司那个年轻人会不会因为与聂元平有特殊关系而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薛华鼎总担心别人太年轻办不了事,他就没想过他在官场上更是年轻得可怕,三十多岁就坐上市委书记宝座的人在全国可是少之又少。

    薛华鼎笑问赵长宁道:“你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赵长宁说道:“我担心今后有人说我从峨眉山上冲下来专门摘桃的。你们把什么事都办好了,我来捡便宜、得名声。”

    薛华鼎爽朗地说道:“那好办得很,等这二件事办完,你再琢磨几个好项目,不就可以了?”

    政局安定了。得力帮手也来了,薛华鼎对自己越来越自信。

    于此同时,许蕾也将她主管公司的那一摊子搬迁到了福江省省城来。现在地她可以每周回家,如果有需要她还可以天天回家,只要在车上休息二个小时就可以。唯一还没有解决的就是儿子薛畅上小学读书的事,薛华鼎想让薛畅在绍城市读书,理由是方便,距离近,夫妻俩都可以照顾他。许蕾则想让薛畅在省城读书,理由是那里条件好。教学质量高。而丈母娘梁燕以及自己地父母则希望薛畅在湘湖省的安华市读书。因为他们舍不得薛畅,也担心许蕾和薛华鼎都照顾不好孩子。

    最后当然还是许蕾占了上风。薛畅就在省城读书。平时住在许蕾在省城租住的房子里,到了周末就和妈妈一起回绍城与薛华鼎团聚。

    一切稳定,无牵无挂的薛华鼎正是可以在官场上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可是,薛华鼎真是无牵无挂吗?

    这天中午,薛华鼎放下手里的文件,正准备出发到酒店陪从京城过来的聂元平吃中饭,突然他的私人联系手机响了。

    这是一个异常陌生地号码,屏幕上显示地是来电显示只有三个数字019。

    电信出身的薛华鼎感到很奇怪,怎么这么一个号码?狐疑地他接通了电话,却没有听到如期的声音。薛华鼎莫名其妙地感到有点胆怯,他低声道:“喂,我是薛华鼎。”

    对方还是没有说话,薛华鼎没有像以前一样挂掉这种打通了不说话的电话,而是默默地等待着。

    果然,不久之后电话里传来低低的哭泣声。

    薛华鼎心里深藏的那个心结一下泛了出来,他鬼使神差地问道:“清明吗?”

    话音未落,对方大哭起来。薛华鼎有点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对方一下将电话挂了。

    薛华鼎沮丧地坐回沙发,不知对方发生了什么事,正准备拨打过去,电话却先响了起来。

    声音让薛华鼎身体一哆嗦,眼睛直直地看着019这个没有任何意义的数字。

    薛华鼎大声对刚出秘书办公室的姜乐为说道:“小姜,你去陪聂元平吃饭,你就说我现在有紧急事情中午不能陪他,晚上再看情况。”

    姜乐为不解地看着薛华鼎,正要开口,薛华鼎粗暴地说道:“别罗嗦,叫你去就去!”

    姜乐为有点惊呆了,不相信地看了似乎变得陌生的薛华鼎一眼,急急忙忙地走了,心里想:“谁打电话来了?”

    等办公室的门一关,薛华鼎手忙脚乱地接通电话,急切地问道:“清明,发生什么事了?”

    对方一下判若二人,很冷静、平稳地说道:“薛书记,我没事。”

    薛华鼎又一次愣住了。

    黄清明继续语气平缓地说道:“受公司董事会委托,我将到你们绍城市去一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