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五章 人工降雨(2 / 3)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后大久保利通在欧洲考察寄给西乡隆盛的西装照片,西乡隆盛回复揶揄大久保利通的形像不适合穿洋装的信。这两封信,是他们二人在志向分道扬镳前,友谊的最后明证。

    “甲东去时,可从容否?”西乡隆盛将信重新收好,拭去了眼角的泪水,哽咽着问道。

    “其时甲东先生嘱我将此二信交于先生,泰然自若,从容而去。”林逸青答道。

    西乡隆盛叹息良久,又问了下林逸青此行的情况,得知黑田清隆和桦山资纪亦同日殒命,叹道:“桦山小贼倒也罢了,黑田君大才,当年倒幕立下大功。后又开拓北海道,抗阻俄人南下野心,功在千秋。只可惜政府欲要其统兵与我军为敌,如今我军虽去一大敌。然国家亦去一大才,真是可惜啊!”

    “敢问先生,可是京都难以攻取?何以自我离去之后,已有月余,京都竟然未下,且是一片火灾之象?”林逸青问道。

    “京都之事,说来令人心痛。”西乡隆盛叹道,“我至前线观战。见我军攻城,伤亡颇重,加之京都乃日本旧都,千年古城,人烟繁盛之地,我担心战火毁坏城池,伤害无辜民众,是以未用勇作孩儿的工兵战队,而是命其随利秋南下。谁料贼军见我军势大,炽仁那贼子竟然下令焚城。至使京都全城被焚!我见状急令大军入城救火,但为时已晚,现在仅保得城区四分之一未被火焚。而大火竟日不灭,数十万难民无家可归,缺衣少食,为之奈何!”

    林逸青听到西乡隆盛说出京都大火的原因,吃惊之余,也禁不住为炽仁的焚城举动疑惑不已。

    炽仁身为皇族,又是明治天皇最为信任的人,他是吃错了什么药,才能做出如此疯狂的事来?

    难道是为了利用西乡隆盛爱惜民众的心理。以此阻滞萨摩军前进?

    要真是这样的话,还真是麻烦啊!

    “现下京都粮仓大都被火焚毁。难民无有衣食,附近乡村粮食无多。而我军之粮食又不能全拿来救助灾民,瀚鹏可有良策,解民倒悬?”西乡隆盛情急之下,竟然向林逸青问起如何救助灾民来。

    “是啊,瀚鹏素有急智,不知可有良策?”筱原国干也有些着急的问道。

    他身为前敌统帅,已经明白现在萨摩军顿兵坚城之下,受困于满城大火,受制于数十万灾民,进退不得,若是拖延过久,很可能会前功尽弃。

    “先将现有米粮集中起来,开设多处粥厂,按人头分发,既可提高粮食的利用率,又可免分配不公之患。”林逸青想了想,说道,“征集京都周围城镇的粮食,再分兵前往神户,取神户之粮救急,同时命大阪神户之富户捐助粮食,并以二城之金银向在日本之外国商人购买粮食,可解军民之急。”

    听到林逸青提出向外国商人购买粮食,西乡隆盛等人不由得恍然大悟,连声称赞,竟然没有想到这个办法。

    看到武士们那佩服的样子,林逸青在心里不由得暗暗嘲笑日本人死脑筋。

    他其实早就打过这两座城的金银的主意。

    大阪城是日本的经济中心,日本的造币局便设在大阪,大阪城被萨摩军攻占后,城内的大量金银储备没有来得及运走,全部为萨摩军所得,林逸青原本的打算是想用这些钱来为萨摩军购买外国的新式武器装备,但现在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他只能选择用这些钱来购买粮食以解目前之急了。

    身为萨摩军的总参谋长,他当然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但现在情况发生了意外的变化,如果放弃京都难民不救继续进兵的话,可能会取得快速的战果,但“弃民于不顾”的举动,会使萨摩军迅速失去民心,让日本民众更加的支持明治政府!

    除了“弃民不救”的行为完全违背西乡隆盛心中坚守的理念之外,以明治政府的一贯作法,甚至很可能借此发动舆论战,将“纵火焚烧京都”的罪名扣到萨摩军的头上,使萨摩军的形像一落千丈,不再是“仁义之师”,从而陷于被动的地位,最终遭到失败。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古语,可不是白说了这么多年!

    而萨摩军一旦象原来的历史上那样的迅速失败的话,便达不到他想要削弱日本的目的了!

    通过扩大西南战争的规模,最大程度的削弱日本,才是他最终的目的!

    想到可以借着这一次的京都大火来削弱明治政府的民心,林逸青在心里禁不住要暗暗感谢炽仁这个昏虫放的这一把火了。

    “瀚鹏,你可有扑灭大火之法?”听到林逸青说出解决粮食问题的办法,西乡隆盛欣喜之余,竟然向林逸青问起灭火的法子来。

    看到西乡隆盛的问话举动,筱原国干和池上四郎等诸将都是暗暗好笑。

    在他们看来,林逸青虽然智计百出。但毕竟是凡人一个,又不是神仙,面对如此大火。上万萨摩军士兵都无能为力,林逸青能有什么好办法?

    林逸青起身来到窗前。抬头向天空中望去,此时正值午后,日光本是最强的时候,但因为冲天的烟尘遮挡之故,竟有如黄昏一般。

    阵阵冷风吹来,透过窗子,吹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