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八章 暗流涌动(2 / 3)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琢磨好了说辞。

    “李制台但说无妨,我想看看,你想的是不是和皇上一样儿的想法。”仁曦太后道。

    “回皇太后的话,臣以为,日本近在肘腋,尝欲吞琉球,占台湾,夺朝鲜,可谓中土之大患,此次内乱,乃天赐削弱其国力之良机。”李绍泉道,“然日本政府若在此战中失败,西乡隆盛一派武士上台,也定是不改前端,是以臣以为,无论是现下之日本政府,还是西乡隆盛所率之武士叛党,哪一方胜利。都不利于我大乾。因而双方俱要削弱之。”

    “日本政府自改制以来,暗吞琉球,又出兵台湾。所幸为林文襄挫败,而今爆发内乱。无力外顾,确是我大乾百姓之福。李制台适才所言,甚是中肯,这日本人狼子野心,无论是哪一方在台上,都是不会改的。”仁曦太后叹了口气,道,“可就让他们这样子一直打下去么?”

    李绍泉何等聪明。立刻便从这句话判断出了仁曦太后的心意,他赶紧打蛇随棍上的把准备了许久的说辞拿了出来。

    “皇太后所虑甚是,日本内乱,须得有一个了局,不可能无限期的打下去。”李绍泉说道,“如果任其内乱不已,不但我大乾在日本之侨民饱受其害,恐珉朝倭寇故事,又当重现矣。且日本如内乱过久,难保列国不趁机干涉。是以无论如何,我大乾对此绝不可袖手旁观。朝中清议言任其自消自灭,乃书生之言。切不可听。”

    “李制台说的是。那些个书生,平日里只知空言虚谈,临事则无一策可用!”仁曦太后想起这些日子清流们上的那些个针对日本内乱的种种“建言”,便气不打一处来。

    “李制台,如你所言,朝廷当如何应对?”仁安太后这时开言问道。

    “臣以为,朝廷当在明面上显示出支持日本政府之意,可许给售卖军火,再使一二疆臣假外人之手。暗中接济叛军,使其自相攻杀。最后无论哪一方胜利。其实力都将大损,而我大乾则可坐收渔人之利。”李绍泉答道。

    “如此甚好。”仁安太后转头看了看仁曦太后。微笑着说道,“如此一来,我大乾不但可免干涉日本之名,还可坐收实利。”

    “姐姐说的是。”仁曦太后点了点头,“如此处置,显示我大乾维护日本和平之意,亦可平息外国物议。”

    仁安太后的目光重新转向李绍泉,叹息道:“李制台,这具体的办法,你密折专奏上来,由你来经手好了。自林文襄去后,能象他这般勇于任事之人,实在是太少了,你就辛苦些,多为朝廷分忧吧!”

    “臣谨遵慈旨!定然全力以赴!”李绍泉赶紧应道。

    仁曦太后随后又问了一些别的事,就在召对接近尾声之际,仁曦太后似乎想起了什么,不经意的问道:“李制台和林文襄交谊深厚,可知林文襄还有兄弟否?”

    “回皇太后的话,臣只知林文襄有长兄林洄淑,次兄林远铭,皆为翰林,除此之外,再未听说另有兄弟。”李绍泉听闻仁曦太后的问话,心中一动,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的回答道。

    “噢。”仁曦太后和仁安太后对望了一眼,没有再问。

    在结束了今天的觐见之后,李绍泉陛辞出殿,仁曦太后随即转身道:“刘晟印,去请六爷和七爷过来一趟。”

    “遵旨!”

    ※※※※※※※※※※※※※※※※※※※※※

    东京,英国驻日本公使馆。

    “你刚才去见乾国公使了?”刚浏览了下使馆参赞萨道义递上来的关于最新的日本内战的汇报,正在吃早饭的威利斯便诧异的放下了手中的刀叉。

    “是的,先生。”萨道义略一躬身,神态恭敬的答道,“而且据我们在北京的公使馆的人报告,乾国政府是在五天前的皇帝召开的御前会议上做出这个决定的。”

    “乾国政府竟然会选择支持日本政府,真是令人感到意外啊!”威利斯掀起系在颈项上的餐巾,一边说话一边小心翼翼的不让嘴角的油渍流到自己的胡须上。

    威利斯放下餐巾,又沉吟了片刻,这才又道:“欧内斯特(萨道义本名欧内斯特?马松?萨托)……”

    “在,阁下。”萨道义从容应道。

    “你今天就约见下我们在乾国公使馆的那位朋友,问问他,俄国与乾国之间,是不是因为新疆的战争,又出现了什么问题?”威利斯目光游移,若有所思地吩咐道。

    据威利斯从乾国公使馆探得的情报,由于俄军强占伊犁的问题,乾国和俄国的关系时不时会出现波折,而在现在日本发生大规模内战这个节骨眼上,乾国政府竟然选择支持不曾经在朝鲜和台湾给乾国造成极大麻烦的日本政府,除了表明乾国和俄国之间又发生了什么危机之外。似乎也找不到太好的解释了……

    “是,我一会就去安排,下午4时左右。我会去和他一起喝下午茶。”萨道义从怀中掏出怀表看了下。又主动问道,“阁下。这个变故,是否要第一时间报告伦敦?”

    “这件事不必着急。”威利斯拿起桌上的摇铃晃了下,一个裹着红色包头的印度籍仆役随即便推开餐厅的门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