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三章 突围转战(2 / 3)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摩军虚实,以为是来自九州的萨摩军援军登陆绕到俄军后方,于是延缓了攻击广岛城,专一打击这支“援军”,在得到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林逸青之后,更是调集更多的兵力进行围堵,必欲擒之而后快。

    几经转战,林逸青成功的将俄军的注意力从广岛城引开。俄军紧紧追击,将林逸青围在了临海处的新越峰上,此时林逸青率麾下约1200余人据守新越峰。恰好他们得到消息,俄军和日本政府军已经进入广岛。因萨摩军后卫部队已经提前上船撤走,没有发生多少战斗,是以全城得以保全。得之消息后,龙口队长中津大四郎甚是欣慰,他穿着盛装,和当地武士20余人去见林逸青,告知他们“奋战至此,心已无憾”。决心切腹自杀,来做最后的诀别。林逸青大惊,试图劝阻中津等人,但这些已经抱了必死决心的武士们不听。于是中津等人在山中切腹,给中津担任介错的是同队的半队长野口胜三。同样切腹自杀的,还有担任参谋本营侦察任务的松野直镇。

    在埋葬了战友之后,林逸青开始率部下突围,9月7日夜12时,突围的萨摩军开始行动,他们以当地的3名猎人和10名伐木人为向导。避开大道,在草木丛中开辟道路。全体人员都一声不吭,谨防被敌军发现。大约走了数公里。他们接近了日本政府军的防线。在他们当面的,正好是日本政府军别动第一、第二旅团的宿营地,此时日本政府军也认为大局将定,放松了警惕,没有布置哨兵。萨摩军趁拂晓发动突击,林逸青率领部下悄悄杀入政府军营地内,一举突破,还夺得了弹药三万发、大炮一门,然后全军迅速从此突围到了海岸。这时。别动第二旅团的一个大队前出警备,在前往警备区域的途中。听到新越峰方向的枪声(就是林逸青等突围时的枪声)。指挥官黑川大佐向新越峰派出侦察兵,随后碰到第二旅团前来求援的使者。黑川立刻派出了一个中队。在黑山的山田少将听到枪声,也派出了两个中队。此时,他们才发觉林逸青等人溜掉了,不由得后悔不已。

    8日午后,林逸青等从新越峰北面下山,沿着山道向北走了五里,进入安宁谷,当日晚在安宁谷宿营。而俄军和日本政府军方面为林逸青等突围一事,老羞成怒,甚至有人开始担心林逸青等会借机逃往乾国,然后引乾国兵卷土重来,所以不仅在沿海一带严密搜索,还特地派出俄*舰在广岛附近海面巡逻,防止其出逃。9日,萨摩军从安宁谷出发,向海岸方向前进,在途中捕获了俄军的密使。其身上有克里斯托夫少将写给政府军山田少将的信,克里斯托夫少将要求日本方面派出援军协助搜索。但因为信使被捉,是以该地日本政府军对林逸青逃脱的事情毫无所知,早上9时,双方在平助以南遭遇,日本政府军很快便被击败。然后萨摩军决定取道三人木。三人木正好是俄军第三师第二旅运输部队的所在地。萨摩军经过路川,11日袭击了三人木,这里的俄军根本不知道新越峰方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三五成群的在路边谈笑吃喝,没有想到萨摩军大队人马挥刀杀来,俄军乱作一团,作鸟兽散。萨摩军打通了道路,还在三人木的运输队中抄掠了很多物资,其中有俄国金卢布5000枚,大米1500包。为了迷惑追兵,林逸青还特意安排俘虏向附近的日本政府军送去了大米20苞,和林逸青一起作战的池上四郎对当地村民说:“我军要去柳井,速速准备伙食。”

    12日,林逸青等到达岩国,13日又与一队日本政府军遭遇,将其击退,夜里在岩国宿营。遭到攻击的是日本政府军别动第四旅团的一部,他们暂时退往黑天岭,向附近的另一支日本政府军请求增援,计划第二天一起攻击萨摩军。结果等第二天他们攻入的时候,萨摩军早已离开了宿营地。14日,萨摩军在途中又遭遇了一支俄军辎重队。俄军强行征发来的民夫一见萨摩军就一哄而散。别动第四旅团松浦少佐的一支部队前来阻截,林逸青率军直接冲入,但是遭到了政府军的顽强抵抗,战斗持续到下午4时,此时突然下起了大雨,战斗中止。夜间萨摩军绕过政府军的防线,继续南行。15日,萨摩军来到人井,在此处也有一个中队的日本政府军,然而一听说萨摩军来了,他们便立刻溃散。萨摩军追杀一阵,击毙了百余人。在此休息了一阵,萨摩军于凌晨1时乘夜前进。16日早晨来到朋冈村,此处有数百名日本政府军哨兵。见到萨摩军也是一哄而散,当夜在梅村休息。17日,萨摩军来到求雨川。此后,18日到达小早林,19日到达吉原,20日早5时,萨摩军在早见与日本政府军交战,战斗一直持续到21日凌晨2时。萨摩军终于突破政府军防线。此战,政府军死伤762人,萨摩军死伤420多人。21日,萨摩军进入到加藤川附近的上田村,袭击了当地的俄军,杀死140人,捕获27人,全部斩首。之后又继续前进,在富山与俄军第四旅的守备队交战,杀死俄军500多人。23日11时。萨摩军终于突破了层层阻击,到达本州最南端的宇部。

    由于俄*舰的出现,上村彦之丞判断出林逸青将在下关一带渡海。是以要求萨摩海军司令东乡平八郎派出军舰和船队接应,岩崎尤佳也一再恳请东乡平八郎前去接应林逸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