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五章 奋兵绝地(2 / 3)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续强攻熊本城,

    从当时的兵力对比看,熊本一带的政府军至少城内的萨摩军多四至五倍,居于绝对优势。如果日本政府军与俄军密切配合,实行分割包围的战术,有可能将分兵把守熊本城内外的萨摩军各个歼灭。但由于野津道贯一心想要由政府军拿下萨摩军最后的堡垒熊本,以致丧失了有利战机。

    9月2日。由永山弥一郎率领4800人,从长崎乘船前来增援熊本。政府军前来截击。野津镇雄亲自督战,所部政府杀伤萨摩军1000余人,夺得大炮两门,令一路政府军绕到侧后进攻。永山军两面作战,表现极为英勇。7日,政府军一再增援,永山军于血战七昼夜后失利,全军溃散,永山弥一郎见事不济。掏钱买下了一间民房,*于其中。桐野利秋在得知永山死信之后慨叹:“我军丧失了一员无可替代的勇将。”永山弥一郎是在讨论起事问题时最反对举兵的人之一,而他的死,却并不见得比曾斥责他为“胆小鬼”的筱原国干,来得懦弱半分。

    尽管战局不利。但萨摩军诸将依然率军英勇奋战,为了防止切断长崎与熊本间的陆上通路,贵岛清率领一队萨摩军出城,与14日起与政府军大战,击毙政府军甚多。左路中岛健彦部与边见十郎太部,于15日抵达海岸一带,掩护民众撤离。为了防止政府军来袭,萨摩在此处修筑了一座临时炮台。集中了带出来的所有大炮,派阿多壮五郎率1000余人防守,熊本守军则下降到了33000人。而政府军集结的攻城部队则达到了约60000人。

    政府军从17日起,为打通进入熊本城的通路,连续四天猛攻熊本东门,并以80门大炮支持,势在必得,结果被筱原国干所部逐次击退。21日。政府军再度集结猛攻,并由俄军出动哥萨克马队千余人包抄。血战近五小时,终因城门内棉花仓库起火。东门陷于敌手,筱原国干率军退守堤头。此役萨摩军监军伊东直二阵亡,筱原国干所部伤亡3000余人,守卫东门的萨摩军官兵几乎全数阵亡于阵地之上。政府军伤亡近5000余人,道路上叠尸重重,人马几不能行进。

    政府军进攻东门时,亦分别攻击光明寺、有马台、胜古神社一带,分别遭别府晋介、西乡小兵卫部击退。22日,林逸青又率奇兵队在南门击退了政府军的进攻。至此,萨摩军已与政府军血战12日,据外人记载:“萨兵虽少,皆拼死向敌而战,最可畏者,林逸青所部奇兵队耳;盖林军有进无退,每为各军之先,虽受枪炮,前者毙,后者又进,其猛处诚有非他军所可比拟者。”

    23日,政府军援军21000余人在山县有朋的率领下进抵熊本。野津道贯随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继续强攻熊本。会中将熊本战区重新分配,野津道贯军负责熊本西、北、南三面,以南面为主;山县有朋军负责东面,并阻止长崎方向前来的萨摩军援军。

    25日至28日,桐野利秋亲率所部轮番与日本政府军大战,政府军不敌,伤亡惨重,被迫后退,桐野利秋一度收复了东门。同时,野村忍介亦率军击退进攻北门的政府军,并一度夺回外围的阵地。萨摩军前锋河野主一郎所部在艳坂与政府军苦战,连续八昼夜,彼此伤亡均极为惨重。后路村田新八率炮兵四面游击,增援各部,对政府军杀伤甚重。桐野利秋和林逸青分派各军在巷隘严防。此时虽然经过连日激战,熊本守军伤亡很大,但士气仍然高涨。

    但此时,在野津道贯的一再申请下,又有14000人的政府军(随带火炮69门)进抵熊本,这时进抵熊本城下的政府军总数已经接近了80000人。29日拂晓,政府军于光明寺南路修筑炮台,三面猛攻萨摩军阵地。次日,又以巨型臼炮再攻,萨摩军以75毫米炮12门,120毫米炮6门还击,双方炮战正酣之际,林逸青率奇兵队300人趁机冲入政府军炮兵阵地,击毙政府军511人,炸毁重炮3门。山县有朋得知林逸青现身,立刻命令山川浩大佐率拔刀队前去截杀林逸青,但山川浩到达时,林逸青已然率部下退走,只留下一地的死尸和毁坏的火炮。

    10月1日,政府军援军12000人重新发动进攻,并在城门外架炮向城内轰击。林逸青再次亲自率兵夜袭,政府军撤退。第二天。山县有朋不顾伤亡又一次发动进攻,又被击退。

    10月3日,政府军兵分三路大举进攻,筱原国干亲至阵前督战,政府军集中炮火猛轰。萨摩军炮兵因连日激战,弹药不足,炮火很快被政府军压制,阵线动摇,筱原国干身着黑色军服,披红披风。手执战刀,骑于马上,往来奔驰指挥,山川浩认出了筱原国干,通知了山县有朋。山县有朋下令向筱原国干所在的方向射击,政府军枪炮齐射,一时间弹如雨下,筱原国干身中三弹,犹奋力砍杀敌兵,死战不退,左右劝其暂避,筱原国干言曰:“此致命遂志之日也。虽及死不得退此一步。“,未几,乱枪射来。筱原国干,遍体鳞伤,衣袍尽赤,犹奋臂指挥督战,最后飞弹洞胸,坠于马下。殁于阵中。同时殉难者尚有越山休藏、松谷英孝等武士首领。不过萨摩军并未因丧*为实际前敌指挥的筱原国干而受挫败,依然奋勇冲杀。取得了此次战役的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