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八十七章 前事不忘(2 / 3)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且说话和气风趣,谈笑间便可让人豁然开朗,是以仁曦太后对他很是信任,现在刘晟印等不及要给自己报喜,那自然是让她开心高兴的事儿了。

    “福州那边儿又给皇太后寻来一批原来宫里头遗失的珍瓷。奴才知道皇太后见了一定欢喜,已经着人给皇太后摆到房里了。”刘晟印说道,“今儿的奏本里,就有这事儿,皇太后一会儿便能看到。”

    “你先把那个本子拿来我瞧瞧。”仁曦太后眼中闪过讶异之色,说道。

    刘晟印上前,找出林逸青的奏本。呈到了仁曦太后的面前。

    林逸青虽然没有官职。但因为赏了御赐银牌。成为了给皇帝办理特别事务的“银牌天使”,持有银牌的人是准许专折奏事的,奏折交由所在地官府代递,是以林逸青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够直接上奏朝廷。

    仁曦太后打开林逸青的奏本,在上面只瞅了一眼,面色立刻大变,猛地合上了奏本。

    “刘晟印。东西你都见过了?”她的声音里罕见的带有一丝颤抖。

    “回皇太后的话,奴才都一一验看过,共有瓶、盘、尊等一十六件,全是粉彩,荣方官窑的款儿……”刘晟印话没说完,便被仁曦打断了。

    “快!带我去看看!”

    当回到大雅斋的仁曦看着摆放在阁子里的十六件原属“永庆长春”的陈设用瓷时,她的眼角竟然渗出了些许泪花。。

    刘晟印小心地观察着仁曦太后的表情,仁曦太后知道刘晟印在看她,便取出手帕,装做擦汗的样子。飞快地揩掉了眼角的泪水。

    在外人面前,她是绝不肯流露出女人软弱的那一面的。

    只是这一次。她实在是难以压抑住心中的激动。

    仁曦来到摆放着那件题有诗句的天球瓶的花架前,轻轻的抚摸着莹润光洁的釉面,轻声的哼唱起来。

    刘晟印听出来了仁曦太后哼唱的是小曲“艳阳天”,不由得愣住了。

    哼唱小曲的仁曦,脸上竟然焕发出一种异样的神彩,仿佛怀春的少女一般。

    从入宫到现在,他还是第一次看到仁曦太后有这样的表现。

    “好听么?”

    “皇太后唱得妙,奴才这一回可是饱了耳福。”刘晟印立刻笑呵呵的夸赞道。

    “多少年没唱,都有些生疏了……”仁曦太后笑了起来,“其实当年唱的,更好听呢。”

    “当年在‘永庆长春’,先帝就喜欢我唱的起了往事,象是说给刘晟印听,也象是说给自己。

    “我入宫后,便住在‘永庆长春’,这几件瓶子,原本都是放在这‘大雅斋’里的,上面的画儿,都是如意馆里有名的画师画的,‘大雅斋’是我学画的地方,我那时还照着这上面的画儿描过……”

    刘晟印没有再接话,而是恭恭敬敬地立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仁曦太后述说着年青时的往事。

    “记得刚入宫的时候,没见过多少世面,只是觉得,这些瓷瓶儿比起家里的,要好看得多,后来才知道,这都是荣方年那会儿烧的粉彩瓷器,是最美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仁曦太后的眼波在这些流光溢彩的瓷器当中流动,回想着当年的往事,嘴角满是恬淡的笑容,显然是开心已极。

    “……先帝心忧国事,整日愁眉不展。只有来到‘永庆长春’时,才得见些笑颜,有一次先帝看着这瓶儿,便愁眉不展,我问先帝,为什么不开心。先帝说,如今的景德镇,已经烧不出这样儿的瓷瓶儿来了。我问为什么烧不出来了?先帝说,长毛祸乱东南半壁,波及到了江西,瓷业大受影响,好多窑工死的死,逃的逃,唐瑛时御窑厂传下的手艺,好多都失传了,只怕将来,再也不见得能烧出这样好看的瓷器了……”仁曦的声音渐渐的哽咽起来,“现在这样的粉彩瓷器,宫里存的也不多了,想不到今儿个,还能见到旧时的念想儿……”

    “可惜咱们大乾的好东西,都让洋人给抢去了……”刘晟印说道,“好在现在一点点儿的,还能找回来……”

    “你当真以为,这东西都是让洋人抢走的么?”仁曦太后冷笑了一声。

    刘晟印当然明白仁曦太后是在说什么,不由得暗暗后悔自己刚才随口一句话,又惹得她想起了当年的烦心事。

    作为英法联军火烧清绮园的亲历者,仁曦太后当然清楚,清绮园被焚毁的真相是什么。

    真实的情形是,在火焚清绮园之前,英法联军曾派遣39人的谈判队伍前来谈判。但以僧戈仁钦为主的大乾朝廷一些主战派狂妄自大,肆意侮辱折磨来使。草菅人命。最后把参加谈判的39名代表全部扣留。押解回京。这些人里,巴夏礼和英国对华全权专使额尔金的秘书被关押在刑部大牢,其余人的关押地点就是清绮园。

    那么接下来在清绮园又发生了什么呢?

    “……这些人被押解的时候都是被用水泡过的皮绳捆住了双手,后来就再也没有解开过。这样的皮绳是越勒越紧的,用不了几天捆绑处开始腐烂生蛆。这些人刚来的时候显凤皇帝还来审过他们,后来八里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