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九十四章 筠仙之助(2 / 3)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人欺压的伙伴,我必须这么做,这是上帝交给我的职责!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也是我该承受的担当,我无怨无悔!我将担当起我的罪责,并为此付出该付出的代价。如果这是我的命运,我坦然接受!”顿了顿。陈伟的眼睛里忽然闪出了逼人的英气。“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女王陛下的海军的光荣!至于那些被我打伤的人,你们的所作所为,已经不配作为女王陛下海军所应得的荣誉,你们是一群腐烂发臭的寄生虫,你们的存在只会腐蚀我们的舰队,所以我可怜你们——我不在乎你们的声讨、不计较你们的诅咒、也不需要你们的原谅,因为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承担了我该承担的代价。仅此而已——我的账已经算完了,你们的账,会有人慢慢跟你们算的。我的话完了,谢谢。”

    陈伟的自由陈述完毕,法庭里一时间鸦雀无声。

    过了好一会儿,旁听席上一名年轻的中尉军官起身,看着陈伟,一下一下的鼓着掌。

    伴随着清脆的掌声,旁听席上一个又一个的军官和水手站了起来,用力的鼓着掌。接着合议庭上的军官们也跟着鼓起掌来。很快,站在旁听席周围的水手们也纷纷加入到了鼓掌的行列当中。大厅里一时间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陈伟看了看旁听席上那位第一个站起来为自己鼓掌的军官,这是一个瘦脸的高个子军官,面容很是和善,正冲他露出亲切和鼓励的微笑。

    陈伟认出了他,那是“亚历山德拉”号上的通讯军官,约翰?杰利科中尉,中层军官中唯一愿意和他说话的人。

    此刻的陈伟还不知道,面前的约翰?杰利科为了他的事,出了怎样的力。而他们二人也就是从这一刻起,因为共同的信念,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

    英国,伦敦,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位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城内,宫内有典礼厅、音乐厅、宴会厅、画廊等六百余间厅室,宫外有占地辽阔的御花园,花团锦簇,景色秀美,是英国王室的王宫和居所。白金汉宫的主体建筑为5层,附属建筑包括皇家画廊、皇家马厩和花园。白金汉宫因由白金汉公爵所建而得名,在转卖给英国王室后,几经修缮,逐渐成为英国王宫。从本世纪30年代起,英国历代国王都居住在这里。维多利亚女王是居住在这里的第一位君主。女王的重要国事活动如召见首相和大臣、接待和宴请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接受外国使节递交国书等都在该宫举行。王宫由身着礼服的皇家卫队守卫。每年夏天,英国王室都会在御花园内举行盛大的皇家招待会。除此之外,来英国做国事访问的外国国家元首和使臣也都在宫内下榻。

    而今天,白金汉宫迎来的客人,是一群身着蓝色绣金龙礼服,留着短发的东方人。

    对于白金汉宫,乾国驻英国公使郭筠仙并不陌生。但今天让他感到吃惊的,是英国方面为了迎接他所摆的这些仪仗。

    华服佩剑的英国皇家骑兵卫队列队的排场,礼号声声,旗杆上飘扬着的红底金龙旗和宫内走廊上悬挂着的巨幅龙旗,都表明了对乾国使团到来的重视程度。

    很快,在英国首相格莱斯顿的亲自引领下,郭筠仙和副使曾劼刚步入宫殿,二人先在大门外的铁栅栏前稍作停留。因为面对栅栏向右走过西北角,是观看北翼宫殿的最佳角度,也是英国女王的私人套房,即其“家”所在。女王的私人套房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日常工作区,包括接见厅和办公室,这一房间最易从外边认出,因为只有那儿的窗户是圆拱形的。

    维多利亚女王的“家”的另一部分包括私人餐厅、卧室、浴室和藏衣室。藏衣室又通过一座内部楼梯与三层楼上的一处储藏室相连,那层楼上还有许多盥洗室。宫内的家具摆设相当简单,女王和丈夫并不过分豪华。但摆设的家具全都包金,不但美观而且实用,并且带有著名红木家具商的印记。让人看出女王财力雄厚的痕迹,是其住处墙壁上悬挂的油画——它们全部是大师的名作。这些画作不仅拥有欧洲绘画大师的署名,而且是经常从英国皇室收藏的名画中轮换悬挂的。

    在格莱斯顿的带领下,郭筠仙一行人来到了离此不远的同一层楼的西翼,进入到了一间十分豪华的套房中。这里便是维多利亚女王接待贵宾的地方——白色客厅。

    白色客厅用白、金两色装饰而成,室内有精致的家具和豪华的地毯。陈设的大多是英国和法国的能工巧匠的艺术品。室内挂有水晶吊灯。入眼所见。一派金碧辉煌。

    不多时,维多利亚女王和王室成员在宫廷侍从的引领下,出现在了郭筠仙的面前。

    现年62岁的维多利亚女王虽已年纪不轻,但因为保养得法,容貌看上去有如40几岁的妇人,她的身材也略显肥胖,但一望之下,仍然能够想见她年轻时的风彩。

    维多利亚女王性格鲜明。秉性真挚。她忠于职守,具有治国之才;她不仅把时光消磨在工作上,也消磨在为家务操劳上;她忠于自己的丈夫,对子女要求严格,成为一代楷模。在英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极少有坐上帝位的女人,能像维多利亚女王一样,如此出色地完成了女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