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章 巡海密使(3 / 3)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务,“据实密奏”,以便于朝廷整饬海防,林逸青对这个秘密任务自然十分上心。这一次千里迢迢的来到山东登州,便是为此。

    他现在考察的。便是当年山东巡抚丁直璜在登州主持修建的炮台。

    丁直璜对于山东的海防,有着自己的设想和计划。早在数年前,他就开始考虑在登州沿海修建炮台,因为登州原有的13座炮台年久失修,多数坍塌,加上大多是用砖石修筑的,过于脆薄,所以要重新选址修建新式炮台。丁直璜对新炮台的修建提出了一些具体设想,特别强调新炮台要全部使用三合土建造,一概不用砖石,以免增加敌炮的杀伤力。他的见解到也不能算错,因为这个时代的爆炸弹还未广泛使用,且威力有限,多数炮弹仍为特制的圆形或尖头形实心弹,对砖石结构的台垒极具破坏力,而且砖石坚而易碎,一旦被炮弹击中,迸起的碎块还会杀伤守台官兵。

    丁直璜曾多次乘船考察登州沿海形势,实地勘察炮台修建的具体位置,但却一直没有最后确定下来,因而修建炮台的事也就搁了下来,直到朝廷连下诏旨,确定了海防建设为“急务”之后,丁直璜才风风火火的把这个事给又捡了起来。

    9074年12月,丁直璜首先奏请朝廷,把自己的老部下、湖北候补道张荫桓调来山东,具体负责炮台修建工作。张荫桓是广东人,熟悉洋务,特别是在炮台修建方面,“常与西人讲求,闻见极多”,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张荫桓到任后,丁直璜立即派他前往烟台,会同登莱青道龚易图和统帅师船侯补道李宗岱,对沿海各处进行实地考察,提出炮台修建的具体方案。

    张荫桓等建议,山东应重点在烟台、威海、登州3处设防,并优先加强登州防务。至于烟台海防,“于通伸冈设大座防营,驻兵三千人以固后路”;在烟台山下、八蜡庙、芝罘岛之西的海面上各设一座“浮铁炮台”;在芝罘东首修筑一座“砂土曲折炮台”。

    丁直璜对张荫桓的方案基本赞同,唯独对有关烟台的部分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优先加强登州防务的观点过于“狭隘”,“此时办防应注重北洋,兼顾东省”,如果从北洋全局出发,就应该优先考虑烟台防务而不是登州。他主张,在烟台通伸冈“先筑一圩,沿墙置炮,中屯陆师,圩中设望楼,安放走轮大炮”。丁直璜所说的“圩”,实际就是一座可以屯兵的城堡。由于“浮铁炮台”当时还是一种新式武器,中土无力制造,需向国外购买,而国外也十分紧缺,难以保证及时购到。所以,丁直璜没有采纳张荫桓设“浮铁炮台”的意见,而是计划在八蜡庙“筑一圆式炮台”,在芝罘山东庄“建曲折炮台一座”,以与通伸冈炮台互相应援。

    当时,山东属于北洋的管辖范围,所有海防建设统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绍泉督办。丁直璜曾派张荫桓到天津向李绍泉通报有关计划,并请求支持。以后,丁、李两人又就修建炮台的具体细节互通书信商讨。

    丁直璜优先加强烟台防务的意见,得到了李绍泉的肯定。他在写给丁直璜的信中说:“烟台、威海、登州择地次第筑台,尤以烟台为最先重要。”丁直璜向李绍泉了解炮台的修筑方法,李绍泉回信说,不仅中土各处修建的炮台式样互异,西洋各国修建的炮台也各有不同,但他们“大都以沙土修筑台基,外面及顶上厚筑三合土”,这样,炮台才可以耐久。为了能让丁直璜更直观的了解西式炮台,李绍泉还热心的将天津新城刚修建的西式三合土炮台图纸和搜集到的普鲁士炮台模型,送给丁直璜作为参考。(未完待续。。)

    ps:  今天去atm机取钱,一大哥一直再看我输入密码,我一直在努力的挡。

    终于,挡不住了,我就问他:“不是,你看什么看啊!”

    只见他淡定的回答到:“我就看看把身份证插进去能取出啥钱来。”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