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三十八章 援军的难题(2 / 3)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即如前奉拨解军火,本司派委差役由水路运解前进,迄今将及两月,本司现抵越境,尚未见前途军火经过,可见辗转耽搁,无法可施。”只有派出专员“沿途探听,催促前来”。“似此水陆皆数维艰,今卑军异域从征,长途转运,饷银一切,常虑不继,殊深焦急。惟望我宪台体恤下情,源源接济,庶无号腹荷戈之虞,则感激鸿慈无量矣”。

    关山重重,当这封信送到潘鼎新手里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了。没办法,谁让大乾国通讯手段落后呢?可是潘鼎新收到了又能如何呢?他也根本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改变越南前线那种落后的后勤状况。

    现在的苏元春,真的盼望面前能够出现一条铁路。

    当年反对在乾国修建铁路的老家伙里,他的湘系老上司左季皋可是站在反对者前列的“中坚”分子。他在给总理衙门的信函中这样说:“铁路、电线,本由泰西商贾竞利起见,各岛族遂用以行军。一似舍此别无制胜之具者。实则生计之赢绌,兵事之利钝,不在乎此。观彼商之近多折阅,各国之互有兴衰。同有铁路电线而其归不同如此,亦可得其大概。”过了几年后,他才转过点脑门奏请架设电报线,但对于西南形势已然无助。

    北圻的地形对于入越的大乾帝国军队而言简直是梦魇!崇山峻岭、植被茂盛,而且是那种生命力顽强得变态的热带植被。越南又全无所谓的基础设施。因此军队要前行,只能让身强体壮的兵丁轮流挥舞着砍刀硬在茂密的丛林中砍出一条路来。但是,热带植被的生命力顽强得能用“疯狂”两个字来形容,往往一拨人一阵乱砍开出的一条路后没多久,新植被又会将原来砍过的痕迹遮盖得干干净净。于是乎,后一拨可怜的家伙们只能再次组织强壮的倒霉蛋们再挥舞着砍刀重新来一遍,那种滋味又岂是一个“苦”字能够形容得了的呢?

    从后方的后勤基地白马关越南的宣光,“间关崎岖,千有余里,皆行无人之地。山菁险恶,不见天日,虎蛭纵横,人马巅陨,缒幽凿险,艰苦异常。而地方幽僻,办粮极难,非远到数百里外,无从采购。其转运粮米及军装器械至为累重艰辛。至于沿途损耗,需费繁多。尚不足论。”

    对于乾军来说,还有比这更加痛苦的。那就是医药!

    医药在战争中的作用,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小姐之所以伟大,并不仅仅是因为她以她的坚韧和执着顶住了压力。在克里米亚拯救了多少英军伤兵的生命,更是因为通过她的努力建立起来的近代野战医疗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军队的死亡率、保持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在无形中维护了军队的士气。)而在没有后勤医疗保障体系的大乾帝国军队在疫病流行的北圻地带,则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滇勇不耐烟瘴,入夏以来,先后瘴故将百余名。勇丁千余名,患病未计”(也就是说光病故的就占总兵力的十分之一左右)。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