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九章 挫折之路(3 / 3)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的发明。市长的确找来了一些有能力进行投资的有钱人,特斯拉便把他发明的电动机拿来让他们过目。但是尽管新电机运转很好,这些人却看不出它有什么实际好处,让特斯拉一度垂头丧气。多亏市长端出几瓶标有“圣埃斯梯夫9001年”字样的陈酒,这才使他稍感宽慰。市长好心劝慰说,除了特斯拉,没有人配喝这种名贵的佳酿。

    特斯拉顺利完成任务之后就返回巴黎,一心盼望领取奖金。但是结果扑了一场空,这使他不胜沮丧。他的三个顶头上司互相推诿,最后特斯拉发现受骗了,于是一气之下辞去了职务。

    电厂经理查尔斯.巴切罗是爱迪生多年的密友和助手,他对这位年青塞尔维亚人的能力十分赏识。他鼓励特斯拉上美国去,据说那里花香草壮,金钱遍地。

    巴切罗是一位英国工程师,当爱迪生改进第一台贝尔电话机时,他俩曾一道共事。爱迪生发明了送话器,使距离很远的地方可以互相听到对方讲话的声音。正是巴切罗协助他在吵吵嚷嚷的大庭广众之中进行了这次电话试验。

    后来这位英国人和爱迪生一道,共同管理“哥伦比亚”号轮船上安装的爱迪生第一套商用成套照明发电装置。这艘轮船绕过合恩角开往加利福尼亚,在驶过特拉华湾时,船上灯火一片辉煌。

    巴切罗满以为他十分了解爱迪生,因此替特斯拉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介绍这两位唯我独尊的天才互相认识。可是后来的情况证明,巴切罗对爱迪生的了解并不是他自己想象的那样深。

    特斯拉将他那颇为寒酸的家当变卖了,锁上房门,赶到火车站。这时火车正要出站,他才发现他的钱和车票都丢了。他一边追着火车跑,一边灵机一动,在这紧急关头生出了个主意。

    他搜出了够买一张车票的所有零钱,一下就跃上了火车。后来他又凭自己三寸不烂之舌,登上了“萨杜尼亚”号轮船。说来也巧,谁也没有过问被他占用的铺位。

    去纽约的一路上,他除了口袋里还剩下几枚铜币以外,身上带的就只有他写的几首小诗和文章,加上一小包据他说是无法解决的问题的计算稿。还有一种飞行器的图样。的确,他年方二十八岁,就已经成为世界一大发明家了。可是却无人知晓他。

    他就是这样,来到了爱迪生的面前。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时年三十二岁,但是头发已经开始花白了。他身上穿着一件由太太亲手剪裁缝制的方格花布罩衫,钮扣一直扣到下巴,弯着腰,拖着步,显出一副粗俗和窝囊的样子,乍一眼看上去其貌不扬,但他却是一个天才的发明家。

    爱迪生在戈尔克街开办爱迪生机器厂,又在第五街65号设立爱迪生电灯公司。他在珍珠街255-57号开设的发电站,为整个华尔街和东河区供电,他在新泽西州的门罗帕克还有一座巨大的研究所,雇佣了大量人员。

    有时候爱迪生亲自到研究所来,在“一个不大的火车头钢铁怪物”周围打转转。这个火车头由研究所后面的一个发电站供给直流电,有一次还在铁轨上以每小时四十英里的速度疾驶,使得发明人不胜欢欣鼓舞。萨拉赫.伯恩哈德就是在这个研究所里录音的,爱迪生的留声机将她的歌声永世保存下来了。她敬重地谈到,爱迪生很象拿破仑一世。

    除了珍珠街发电站为纽约富贵人家的几百座楼房供电照明以外,爱迪生还为全市大小工厂以及剧场单设的机器设备供应直流电。

    爱迪生还是一个立下不少精辟论断的人物。他有一句口头禅:“工商业界无人不偷,……我自己就偷了不少。但是我懂得如何偷法。他们却不懂得如何偷……”这里所说的“他们”,指的是西部联合公司。他一方面为这家公司工作,另一方面又把一项有竞争力的发明卖给这家公司的对手。(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