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琼楼玉女(2 / 3)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看来能够麻倒十个人的麻醉剂,也对付不了一头大象。”陈伟看了看手中的空瓶,将它扔掉了。

    陈伟向大象走去,大象看到陈伟,发出了一声低吼,陈伟身后的人群立时发出了一阵惊呼。

    “听着!你这个马戏团的小丑!”陈伟指着大象的鼻子,用嘲讽的语气大声斥责道,“是我救了你!我治好了你的伤!你这个笨蛋!”

    大象似乎听懂了陈伟的话,呜咽了一声,垂下了鼻子,晃了晃硕大的脑袋。

    “你不可以伤害任何人!听见了吗?”陈伟指了指身后的人群,“你要是再敢胡闹,我就一枪打死你!我知道你的要害在哪里,我保证一枪就可以让你没命!你听见了吗?”

    大象又呜咽了一声,趴在那里点了点头。

    陈伟转向目瞪口呆的马戏团的人,说道:“小心你们的钉子,下次再让它受同样的伤害,我也救不了你们了。好好的对待它,它其实很聪明听话。”

    马戏团的头目下意识的点了点头,陈伟摘下了他的包头巾,擦了擦满是血迹的手,将包头巾丢还给他,大步的离开了。

    围观的人群自动给陈伟让开了一条路,贝蒂看到他们和陈伟一同走过时,两边的人们纷纷鼓起掌来,很快街道上掌声雷动。

    陈伟走到十字路口时,看到不远处停着一顶绿呢小轿,一个漂亮的侍女模样的乾国女孩子正小声的对着轿窗说着什么,并不时的向陈伟张望着,陈伟并未在意,冲她微微一笑,继续向前走去。

    如果陈伟能够听到她和轿中人谈论自己的话,看到轿中人的面容,也许就不会这么快的离开了。

    “小姐,他虽然穿着英吉利国的军服,但他应该是大乾人氏……”

    “英吉利人氏也好,大乾人氏也罢,这等侠义之举,却是难得一见……”

    “呵呵,小姐,他……真的好俊呢……”

    “是啊,令人一见难忘……”

    “小姐,你说咱们以后会不会见到他?”

    “若是有缘……”

    小轿轻起,转向另一个街口。

    憋闷了几天的春雨随着一声惊雷倾盆泻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她坐在梳妆台前轻轻吟唱。

    这是她最喜欢的诗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短短七个字,道尽多少悲凉的尾巴。初初相识,人若孔雀,本能的尽极绚丽,礼貌羞涩着收敛脾气,绽放美好。而那些观者也大都怀着欣赏,暗暗叫好,怜爱有加。久已,孔雀颓累,羽翼渐退,间或,还会转身,留一光稀、褪色的突兀,逐生尴尬。生人如此,恋人之间也不能幸免。记得年少时读温婉缠绵的古典故事,才子佳人,王子公主,总受奸人所害,却也终能柳暗花明,双宿双飞。童话的结尾,会是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便也认定从此,孟光接了梁鸿,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地幸福美满、地老天荒。可长大后,方约略明白,起初地两情相悦总是美好,日久却造就了纷争烦扰。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无情未必就是决绝,只要能记着,初见时彼此的欢笑。

    人生若只如初见,优伤的美丽只能定格在回忆中。

    她将头发梳成蓬松的云鬓,插了一根祥云如意簪,配着五彩金花的步摇,脸上抹上薄薄的桃花粉,双颊扑上一层若有若无的胭脂,额上贴一点玉人草型的花钿,描了青眉,取过唇脂抿了抿,在指甲上染了蔻丹,又在颈下挂了串珠链——都是时下天津城里最流行的。

    她擎着手指细细打量着玻璃镜中的女子,面如凝脂,眉黛烟青,妙指如诗,樱唇如血,但眉目中之间却难掩倦怠。目光扫过镜下角贴着的一张剪影,黑色的粗纹纸被巧妙地剪成一个西洋军官的外型,惟妙惟肖。

    她轻轻地扶着阑干,沿着回廊缓缓地走到楼梯口,早有好事的人喊道:“看啊!婉仪姑娘出来了!”婉仪这个名字是老板亲自给她起的,据老板说这个名字它他只会送给玉烟楼里色艺最佳的姑娘,开业二十几年也只有寥寥数个姑娘有幸叫过这个名字。这让她想起有些人无论先后养过几只狗,狗的名字都只有一个。但她也很奇怪楼里之前为什么没有叫这个名字的,或许被达官显贵或是富贾之流收了去做妾,或许已经死了,她不敢深想。

    心里转过几个念头,她的脸上却始终挂着职业化的笑容,她将嫉妒怨恨的目光顶回去,又顺着那些色迷迷的、在她身上不断游走的目光轻轻挥手致意。那些目光仿佛穿透了她的外衣、里衣,直插进她的身体——虽已入行近一年,那目光还是让她感到万分的恐惧、恶心。

    掌柜的已经站到天井中央的高台上,正喝着茶水润喉,再有一盏茶的功夫就开始就开始竞标了。今天会是给谁弹唱呢?她的目光巡视着眼前如蝼蚁般蠕动喧闹的人群。其实谁都一样,她早已经看惯了这群衣冠楚楚、珠光宝气的所谓王孙公子、巨贾富商、文人雅士,拔了这层皮都不过是一群饥渴的豺狼。既然已经沦落到这个地步,就当这学来的绝世技艺不是自己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