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迎头痛击(2 / 3)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舰还装备了2门57毫米诺典费而得单管机关炮、10门诺电费而得四管机关炮、4门10管格林炮,以及4具14英寸鱼雷发射管。

    “高千穗”舰的舰形属于平甲板型,外形高大,外部的主要特征是双桅单烟囱。2座主炮台之间的主甲板因为是主要活动空间,两侧又密布耳台、火炮,因此两舷设计了高大的舷墙以作遮护。“高千穗”舰装甲司令塔位于前桅杆之后,座落在横跨两舷的安装平台上,司令塔装甲厚度为38毫米。由于采用了特殊的穹甲防护设计,拥有密集的舷侧火力,以及当时罕见的18节高航速,“高千穗”在竣工时也曾一度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巡洋舰。

    在“高千穗”舰身后的“秋津洲”舰是第一艘日本自行建造的穹甲巡洋舰。选型上参考了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为美国海军建造的“巴尔地摩”号穹甲巡洋舰,并在“巴尔地摩”舰的设计师,白劳易的英国老师威廉.怀特爵士帮助下,进行了全面的改良设计,最后于9090年由日本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建造,9094年完工。“秋津洲”舰排水量3100吨,舰长91.7米,宽13.14米,吃水5.32米,动力系统为2台水平三胀往复式蒸汽机,和4座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功率8400匹马力,航速19节。

    “秋津洲”的武备配置为日本海军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彻底抛弃了大口径火炮的思路,而开始全部采用速射炮,这一点对于日本海军之后选购“吉野”舰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原来“秋津洲”舰计划装备10门阿姆斯特朗120毫米40倍口径速射炮,但是担心火力过于单薄,而将其中4门改换成了阿姆斯特朗152毫米40倍口径速射炮,分别安装在首尾楼末端的耳台内,与“吉野”的主炮布置法略似。而首尾楼甲板上则各安装了1门120毫米速射炮,剩余的4门120毫米速射炮布置在军舰中部舷侧的耳台内。此外的武备还有8门47毫米口径哈乞开斯单管速射炮,和4具356毫米鱼雷发射管。从问世后的服役情况来看,“秋津洲”尽管存在着航海性能不佳的缺点,但作为日本国内自行建造的军舰,能够达到如此水准,已经足够令大海彼岸的乾国为之震惊。日本政府对本国工业的大力支持,最终成就了近代惊人的成就。

    “秋津洲”舰的外形和“吉野”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船型上同样选用了首尾楼式,外形高大美观,军舰的重要特征双桅双烟囱也完全一致。不过“吉野”舰的司令塔和飞桥结构布置在首楼甲板上,而“秋津洲”舰由于首楼长度短,将司令塔飞桥改设在前桅之后,担心直接安装在主甲板上高度不够,而在主甲板两舷舰横向架设了一个平台,再在之上设置司令塔、飞桥等建筑。“秋津洲”舰的防护与“吉野”也非常接近,全舰10门大口径速射炮,都由厚114.3毫米的后部敞开式炮罩进行防护,位于水线附近的穹甲甲板厚度则为76毫米。

    在最新锐的“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4舰之后的“筑紫”和“高雄”则是舰龄较长的老舰,吨位小战力弱,纯粹是打酱油的角色。

    在“吉野”开炮后,一直跃跃欲试的“高千穗”舰也开始向乾国军舰开火,1分钟后,殿后舰“秋津洲”和“浪速”也进入有利攻击位置,加入战斗,一时间丰岛附近海面炮声四起,陷入战云硝烟之中,大海为之沸腾。丰岛海战爆发了。

    日舰开火后不过3分钟后,在“宁远”舰前主炮位上督战的枪炮二副柯建章按照乾国海军的专用军语下达了开火命令,240毫米加纳炮发出冲天怒吼,乾国海军开始进行还击。

    主炮开火便是战斗信号,在司令塔里,沈寿昌猛地按下了电钮,已经装弹完毕的左舷5门140毫米副炮和4门75毫米副炮几乎同时开火,一时间有如电闪雷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