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三千古奇功 第275章 中外反应(2 / 2)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那里说:“若想平息这场风波,除非咱们立即参加协约国,让国人把注意力转移到欧洲战场上,以本着大局为重的原则,不便引起盟友内部战争,等到胜利之时,咱们携着胜利国的身份讨要中东路和青岛,大总统意下如何?”

    黎元洪哪能不知道段祺瑞的打算,参加欧战是假,想要成立自己的军队是真,便说道:“如今国家方兴未艾,何苦为了一个乌有之名擅动干戈,先解决了眼前这次风波才好。解决学生闹事之事,全凭芝泉做主啊,尽早,尽早。”段祺瑞又说起来出兵德国,黎元洪顾左右而言他,总是不接招,气得段祺瑞出了总统府,却回不去国务院了,因为满大街都是游行的人,只好躲到一边,若是被人得知是总理,免不了又被群众围住。

    黎元洪不答应,段祺瑞要逼他答应,便昭告各督军以及都统来北京参加全**事会议,一定要解决宣战问题,他认为,只要宣战德国,国人便不会闹下去山西督军阎锡山、河南督军赵倜、福建督军李厚基、山东督军张怀芝、江西督军李纯、湖北督军王占元、吉林督军孟恩远、直隶督军曹锟、安徽督军倪嗣冲、察哈尔都统田中玉、绥远都统蒋雁行、晋北镇守使孔庚陆续抵京,其他省份都派遣代表进京赴会,黑龙江代表则是督军秘书长张奎安代表,奉天代表杨宇霆。

    四月初,俄国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从德国归国,发表了《四月提纲》,内容是要求制订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明确路线和具体计划,明确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根据《四月提纲》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在群众中展开了组织和教育工作,领导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了四月示威。而消息传到了远东,远东以斯拉文为领袖,立即发动士兵,工人,以及中国工人举行游行,要求霍尔瓦特等资产阶级代表离开中东铁路,承认苏维埃政府。此举自然遭到霍尔瓦特的拒绝,并且霍尔瓦特从绥芬河调兵遣将,组建了一支一万多人的军队,准备着手对付苏维埃军队。苏维埃军队也不甘示弱,积极准备,远东苏维埃军事委员会司令留金组织了将近两万的武装工人以及投诚军队,与霍尔瓦特军队对峙。

    哈尔滨又将面临一次更大的战斗,哈尔滨市民纷纷离开,有的大多数搬迁到了呼兰,因为呼兰驻扎着黑龙江陆军暂编第一师,能够提供保护。有的胆小的,直接搬到了齐齐哈尔,这里毕竟是黑龙江省会,大军云集,倒是让齐齐哈尔一段时间内房价大涨。

    但是列宁还没有提出武装斗争,苏维埃工人武装军队人数虽然多,却毫无准备。孟恩远、郭宗熙致函霍尔瓦特,提出向哈尔滨派驻军警,被霍尔瓦特拒绝。

    四月二十五日,王茂如迟迟归还俄军中东铁路哈尔滨至呼兰段,俄军霍尔瓦特大怒,集结重兵准备武力收复。

    然而俄军不是铁板一块,在归还铁路的时候,王茂如刷了一个小心思将这铁路归还的是苏维埃工兵,并不是俄军霍尔瓦特。既然归还给俄国人,而且都是俄国临时政府,那苏维埃也是临时政府的一部分,归还给他们也是还,还给白俄也是还嘛。并且王茂如还颇为大气地将所有红俄工农兵俘虏交还给了斯拉文,又是送水又是送食物又是送弹药的,得到了广大无产阶级的赞扬。甚至远在俄国的列宁,也特地发来感谢信给王茂如。而在得到战俘释放之后,苏维埃工兵组建了一直一万多人的军队,依然有强大的武装力量对抗霍尔瓦特的军队了。留金与斯拉文商议之后,认为中国政府迟早要归还铁路,他们不敢得罪强大的俄国,但是这铁路一定要掌握在苏维埃手中的,于是一边收复铁路,一边抵抗霍尔瓦特的咄咄逼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