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七章:我命休矣(2 / 4)  大秦之帝国再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的数量大约在百人左右,模样显得非常狼狈,他们被呛得一直咳嗽,走出烟雾区就是半趴在地上。

    吕哲关注的不是那些人的狼狈,而是这些人手上几乎都握有染血的武器。一路上他们没少遇到人,持着染血武器的人也有,但是首次遭遇上百人手持染血武器的人群。

    一群人喘息过来马上看见前方的有人,导致吕哲想要招呼亲兵隐蔽已经来不及了!

    “……麻烦了!”

    如果现在吕哲选择慌忙地逃窜,在这种道路差不多都被堵死的情况下必然会被堵在某个地方被一阵砍杀。

    以其逃窜弱了气势再奋起厮杀,不如现在就振作起来拼搏?如此他现在也就只有一个正确选择,那就是悄声让麾下亲兵准备厮杀。

    两帮人互相盯视对方一小会,人多势众的一方吵嚷着从地上爬起来,人少这一方亲兵们用最快的时间挪动位置将吕哲保护在后面。

    没有互相叫嚣那么回事,人多的一方吼叫着就挥舞武器冲了上去。

    吕哲所选的亲兵都是关中秦人,基本都有从军的经历。

    他们在吕哲吼“结阵”的刹那马上列成两排。很快排列完毕后,亲兵们几乎是同一时间下沉腰部右脚前踏,顿时赤~裸的脚丫子与地面发出沉闷碰撞声。

    一声齐喝“嘿!”,两排列队慢慢小跑踏进,那杆三米多长的戈矛被双手握着微微前斜向天空,跑出四米左右的时候戈矛被平放下来。

    那帮比较人多的一方正在前冲,冲得比较快的人看见眼前一幕,好像受到什么刺激似得脸上大骇,而后竟是第一时间停住脚步不敢再冲。后面冲上来的人刹不住脚步,互相碰撞摔倒了一些。有人认出前方的人身份在喊叫什么。

    “秦军!他们是秦军!”

    惊恐的喊叫声从一部分人口中被吼出来,如果百里瞿还活着并在现场,记忆力足够好的话,他会认出这上百人正是围攻宅院被一个冲锋驱散的那帮人。

    吕哲一见敌势已乱哪里还不懂抓住机会?他小跑过程中吼着“加速、加速!”,己方阵列听命加速。

    双方在发生接触的第一瞬间,鲜血从一些人破开的身躯中狂飙而出,凄厉的惨叫响成了一片。

    事实也再次证明只会乱糟糟冲锋的一方根本无法与有协调姓的一方对抗。只是一个照面,列队冲锋的这方无损,对方却有至少十五人永远无法再从地上站起来。

    “左旋,左旋……”不断发出指令的吕哲控制着队伍的方向,两排冲阵再次在吕哲的跑步带动下从左侧一拐,在一声“驱!!!”的军令声中顺势又冲锋而上。

    秦军冲锋历来就是气势十足,一旦开始冲锋就是有我无敌的姿态。在这种情况下,这群没有协调的乱军若是有足够的狠劲冲上去缠住,那么吕哲等人必然会被咬上失去前冲的惯姓,演变为混成一片的乱斗,最终被依靠人多的一方击垮。

    可是那样的事情没有发生,吕哲带动队列来回冲锋了四次,对方损失了三十来人之后胆气彻底丧尽,竟是一哄而散各自奔命而逃。

    对方一逃,吕哲自然也不可能带人去追,他详细看一下己方的人员,发现有六人带伤其中一人伤势颇重。

    吕哲走过去低声问:“能走动吗?”

    腹部不知道被什么东西捅伤的亲兵捂住伤口,咬牙说:“可以的。”

    伤兵必需回答“可以”,不然在战场需要赶路的现实情况下,受伤严重的士卒会被留在原地。

    必需说这无关乎道德也不是不重袍泽之情,而是残酷的现实,更是多少次付出惨重代价所吸取的经验。

    救一人或者少数的几人去拖慢速度(时间),最后导致牺牲掉更多的人或是使得战争失败,这估计只会在演义中发生。

    残酷的现实下,吕哲再次“嘶啦”一声撕开自己的袍子,撕出一条条足够长的布条,分给其余轻伤的亲兵,他再去亲自包扎那名腹部受伤的亲兵。

    用力一勒之下剧痛使得那名亲兵痛哼出声,吕哲也不知道自己该露出什么样的表情,先是问:“你叫什么名字?”

    重伤的亲兵答曰:“恧”

    听成“女”的吕哲道出实情:“那么女,你一定要跟上,别掉队了。掉队会死掉的,明白吗?”

    世人皆说秦人残暴,很多时候并不是单指他们对待非秦人产生暴行,这里的“残暴”有着太多的意思。

    秦军在战场厮杀会争抢首级,有时候甚至会为了一颗首级互相打斗。在作战时也不会停留下来照顾重伤的袍泽,他们总是抛弃情感只为达到目标。

    秦人总是习惯按照规章,也就是秦律来行事,秦军在作战时不会出于感情来做出选择,显然也是世人彰显秦人“残暴”的理由之一。

    不明白为什么会那么做的人们,他们哪里知道正是这样的秦军才会在战场上获得一场又一场战争的胜利?

    无法用绝对的话语来这么判断秦军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士气旺盛且有目标的秦军会因为这样的“传统”不断获得胜利。估计在未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