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八章:决战开端(1 / 4)  大秦之帝国再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非常感谢“屠龙阿澹”“孤月苍影”“阿斐”“【悟姓】”“蓝色郁金香”“苏风栩栩”几位新老书友宝贵的月票。也谢谢“清清小狼”再次热情的打赏。

    从昨晚停电到晚上八点,今天只有五千多字了,真是抱歉呢!

    ………………………………………………………………………………

    留下两千名战兵,两支部队的指挥官都出发了。

    吕哲看着离开的队伍心里不断的苦笑,三国末期的蜀国至少还有一个廖化能做先锋,这支差不多两万人的部队却是一个成熟的战将都没有。

    战将?说实话吕哲也算不上是一名战将,他作战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没有太多的闪光点却也很少犯错。

    对于任何一名首次领军作战的主将来说,没有犯错或许已经足够了。不过对于吕哲来说,没有犯错不是追求,这一仗不是中规中规能够解决的,需要的是一场痛快淋漓的大胜。

    南郡彻底失控之下南方各郡的混乱已经无法避免,周边除了几道天堑阻挡了前往巴蜀的路,另外就是汉中郡是秦国已经统治上百年的领土,临近的长沙郡和衡山郡这两个占领不久的疆土也开始被混乱波及。

    这年头消息要说传得慢那绝对是没有错的,但是还有一个说法叫坏事传千里,而传递坏事的速度总是快的令人膛目结舌。

    吕哲并不知道长沙郡和衡山郡也开始出现混乱的消息,要是知道他不会认为是因为消息的传播,而是躲在暗处的横流已经迫不及待地运作。现实情况是他不知道,其实知道了暂时也没有什么用,顶多是进行先期的部署和谋划。

    对于吕哲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情报是关于译吁泽那支部队的动向,索姓的是前面有布置蹲点斥候,倒是对这支敌军的动向基本清楚。

    差不多三万的瓯越与小部分其它部落的大军已经走出森林,他们在进入平原地带后选择的是靠江岸的位置。

    三万人的行军占地多广呢?包含必要的随军辎重物资,三万人聚在一块简直是铺天盖地的一大片。

    横穿巴郡、南郡、衡山郡、长沙郡的这条江水其实就是曰后长江的雏形,目前这道江水的名字很多,索姓人们也就直接叫“江”。

    百越人选择依靠江岸行军,从真正意义上能多靠近江水?毕竟江的两岸注定是茂密草丛和芦荟的地带。他们大概就是在距离江面一两里的位置移动。

    每一场战争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事项造成最后的结局,吕哲知道获得大胜的机会来了,靠岸行军的百越人会因为这样的习惯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出了森林地带之后,五千百越人作为前锋脱离大部队先行,必要的探子也被译吁泽派了出去。

    吕哲现在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灭掉百越人的眼睛!

    中原的斥候在森林地带或许不熟悉,但是在中原地带对于斥候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地形,后面被吕哲派出去的斥候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子”。从某种层面来说变成了狙击百越探子的杀手。

    秦军的斥候身经百战,他们从某些角度来说很像是现代特种兵的一种,差别不过是没有特种兵那些奇奇怪怪的兵器和工具。

    敌军已经出了森林,行军路线已经不会改变,此时此刻对敌军的监视已经不用太多的人手,吕哲几乎将军队中的斥候全部派出。这一次不是探查敌军,而是找到对方的探子,然后干掉。

    吕哲自然也知道完全灭掉敌军的探子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不过干扰呢?只要迟缓他们的回报也就足够了。

    百越五千前锋的行军速度比较急,他们很快与本部的军队脱节。

    时间在流逝,密切关注敌军动向的吕哲得到敌军前锋已经与百越大部队间距三里的时候,他下令本方的部队开拔。

    这是一支由三百重步兵、三百弓箭手、一千滕盾短矛兵、四百长矛兵、一千武装辅兵组成戈矛兵的部队。

    吕哲兵力不足之下连本来是辅兵角色的士卒都拉出来了,他们就是秦军里的老弱,老的很有战斗经验不过体力不足,弱的是那些十五六岁乃至于更小的少年。

    临时领地近五千的六国人士默默地看着部队再次开拔,他们心里的情绪有点复杂。

    这一场战争对于身在夷陵的六国遗民来说是一场求活之战,他们认同吕哲的说法,如果这场战争败了不用等待秦国咸阳中枢来判定他们是不是有罪,几乎没人能逃脱百越蛮族的屠杀。

    粮草不足的情况下,非战斗人员每天只有一碗几乎看不见米粒的粥,他们没有抱怨,而是忍耐饥饿在配合。

    可能是人生的第一次吧?他们首次希望秦军能够获得战争的胜利。

    三千对百越的五千,吕哲并不认为这是一个悬殊的数字,他已经将能算的都算进去,对这场战斗的胜利显得很有把握,难的是控制好节奏将敌人的败军驱赶成溃军。

    这么说吧,战争历史上总是会有“以逸待劳”的战法,吕哲已经在预定的战场侧翼设下埋伏,三千部队向前开拔大概三里左右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