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一十章:最纠结的事情(2 / 2)  大秦之帝国再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吕哲看出了大多数人的兴奋,他也看到了那么几个人的失落。

    共尉因为镇守北境有功,封一等男爵。

    梅鋗、苏烈屡立军功,封五等男爵。

    后面这三个人都是近期不断在某些事情上犯错的人,共尉这边比较复杂还没有进行处理,梅鋗和苏烈则是已经根据军法处置过。

    三人在听到封赏后有着不同的情绪,他们出班受赏宣誓,其中梅鋗和苏烈表现得比较激动。

    梅鋗有激动的理由,他后面已经搞清楚军权私相授受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心里一度恐惧吕哲不再信任。现在,他按照功劳得到应有的酬谢,官职也因为再立战功晋升到俾将,虽说与过去无法相比,但是至少证明吕哲并没有要弃用的意思。

    苏烈的激动则没有太过复杂的东西了,成为贵族一直都是他的心愿,现在成真了怎么可能不激动呢?

    有部分人见到吕哲依然秉持着有功必赏的理念心里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气。

    事实上有功必赏是维持统治的最关键一部分,决不能因为某个人犯了什么错误就完全否定功绩,当然也不能因为有功绩而就不罚。

    确定律法神圣是吕哲持之以恒要做下去的事情,至于律法是不是对统治者有利,其实这已经是一种规则,毕竟律法本身就是由统治者来制定的,怎么完全没有倾向性,只要法律被制定出来统治者自己也去遵守,那就没什么好非议的。那是统治者啊,对自己的权力能够有所约束已经相当不错的了。

    封赏到这一刻也就算是到一段落,司马欣为一等子爵,共尉、季布、骆摇为一等男爵,萧何二等男爵,蒯通三等男爵,周文四等男爵,何怿与娩杓五等男爵,武梁、唐杰、徐志、卫瀚等二十八人为勋爵。其中勋爵中有因战功封爵者,也有文治和其它贡献者。其它贡献者指的是关于研究技术的那帮人。

    现在还不是儒家当道的年代,发现新工艺和发明新技术是一种贡献是被严肃认可的事情,像是秦国与列国对“科学家”的封赏也并不少见。同时对国力增长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也是大加封赏,最著名的就是关内侯郑国,既是那个修建郑国渠的人。

    朝仪差不多进入尾声,剩下的也就是一个议题,那就是他们与魏韩两国的会盟事宜。

    会盟地点已经确定,是在陈郡境内颖水边上的慎这么一个小城。这里是一个交通发达地带,往东是泗水郡,往南是衡山郡与九江郡。选择慎是经过特殊考虑,有很大的意义是想借这一次会盟震慑对魏韩有吞并之心的齐国。

    会盟的发起者是魏韩,若是光以两国现在的实际情况说实话很难邀请列国与盟,但是有吕哲的存在就不一样了。

    今次会盟是时别将近四十年再有列国举行会盟,又牵扯到魏韩两国将正式成为吕哲的保护国,按照道理来说是要有足够分量的列国君王进行见证会盟的,可是现在早就不是春秋也不是战国,说实话会盟的意义并不是太过重大,无非就是宣告天下魏韩受吕哲保护而已。

    在当今天下态势中,吕哲已经成为可以左右天下的一股力量,所以接到与盟邀请的列国不管是不是愿意,君王哪怕不到场至少也要派出国相级别的大臣。

    赵楚因为与吕哲已经确定联姻,同时赵国急迫需要来自吕哲的援助,楚国那边也迫切希望能解除与吕哲这边的战争状态,赵王歇和楚王熊心已经确定会摆驾车马亲自与盟。

    吕哲、赵歇、熊心、魏咎、韩成都会在,天晓得这五个君王级别的人物会不会达成什么协议,这么一来齐、燕两国也应该好好的考虑一下君王是否前去。(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