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零一章:战匈奴(五)(2 / 2)  大秦之帝国再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的素质。

    章邯到蒙恬麾下不过是一年来的事情,蒙恬从章邯身上看到很多的闪光点,认为章邯不应该在这一次站队中选择错误,应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汉王哲是一位很特殊的君主,他的胸怀能容纳整个天下,眼光却不止是注视着天下,还遥望着更远的土地,”蒙恬注视着脸色复杂的章邯:“华夏一统之后,汉王哲还会继续向外扩张,需要非常多的贤臣良将,你……”

    章邯的脸色好看了一些,他开始有些理解蒙恬的意思了。

    蒙恬想表达什么?他是在说,汉王哲不会残酷地清算,蒙氏会失去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可是并不会遭遇血腥清洗,毕竟无论是楚,还是齐、燕、魏、韩,在这些国家消失或者即将消失之际,也没听过汉王哲对谁举起过屠刀。在他看来,汉王哲是拥有大胸怀的人物,这样的君王注定想法与常人不同。

    现实情况似乎也是那样,吕哲到目前为止还真的没有对谁举起过屠刀,一些战败投降的列国将士也未曾发生过投降之后被屠杀的情况。另外,各国归附的官员无论是在事前针对汉国做过什么,这些官员最多也就是不被吕哲任用罢了。最特别的例子有一个,那就是共尉的父亲共敖,共敖曾经把吕哲骂得狗血淋头,可是不但共敖没被怎么样,共尉现在不也还是在被重用吗?

    从种种迹象看来,章邯认可蒙恬所说汉王哲胸怀宽旷的说法,到这个时候也清楚了蒙恬的内心想法。

    蒙恬是要顾全与扶苏长久以来的感情,现实情况也注定蒙氏要沉寂一段时间。事实上在蒙恬这一代身上属于扶苏的烙印不清除,蒙氏很难再有成为某支军队主官的可能性,那就不如好好当一名忠臣,反正最后的结果也差不多。

    远在咸阳的扶苏接到来自蒙恬的军情汇报时感动了,在老秦人和王氏、徐氏等人背离而去的时候,蒙恬依然保持不离不弃拒绝了汉王哲拉拢,他怎么能不觉得敢动?

    但是吧,扶苏在感动之后更多的是苦恼,他一直与吕哲有书信往来,一些交流从来都没有中断,若说现在有谁比较了解吕哲实际的想法,那么扶苏绝对能算其中一个。

    吕哲的思想与这个时代的人不同,他是会清除对统治形成威胁的人,但是对于没有什么威胁的人基本就是个只要那些人不触犯律法就无视的态度。

    “汉王并没有弃用蒙氏的想法,日后还要任命蒙恬为征西将军,这个要不要提前告知呢?”扶苏想了想还是决定不告知蒙恬。

    要知道吕哲治军与现在的所有国家都不同,军队的构造已经形成三面制衡的制度,军饷的维持和军中的典校、军法官体系,一种不是某个将军要反叛能轻易得逞的局面已经有了基础。这样一来无论军队是给谁统帅,该名统帅想要造反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财力,然后将军官们全部拉拢,更要清洗掉军中的典校和军法官,如此才会有造反的基础。然而,需要这么多的“手续”才能形成造反的条件,有多少“妖孽”能做到这一地步?

    “汉王哲年轻,非常的年轻,在他还活着,以威望和手段论,除非是他自己昏了头,不然情势已经难以逆转。”扶苏头脑很清醒,种种的原因之下他才会做出那样的选择:“现在只能顺势而为……”

    很快,扶苏亲笔书写让蒙恬配合汉国那边战略的信件被送往定阳一线。

    蒙恬接到信件之后没有疑虑了,他心里不清楚扶苏到底在想什么,但是在接下来果然十分配合共尉那边,对全军后撤进行部署。

    另一边,有那么些人却是在发生让人感到无比纠结的事情……(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