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零八章:打一架吧!(2 / 3)  大秦之帝国再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耳朵,一切只因为吕哲说了一句话。

    “哪怕是无底洞,孤认为一直填也是值得的,它短期之内不会带来多少能够看得见的好处,但是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来说,未来的某一天子孙后代们会感激我们今天所下达的决定。“

    那么也就是说,吕哲是打定主意不断不断投入资金到教育中去咯?哪怕是因为投入教育的资金会影响到帝国向外开扩的脚步,哪怕是投入教育的资金会牵扯到社会经济的资金,吕哲都认为势在必行?

    文官那边在窃窃私语,他们很清楚每年国家的财政投入都有份额,此前国家每年的资金大抵是被军方那边包揽至少十分之五六,很多时候军方占到的国家资金份额甚至是达到了恐怖的十分之七八,那么是不是会因为这么一件事情而让一直以来“靠前站”的军方“向边上退”呢?

    对于文官那边或多或少的兴奋和幸灾乐祸,武官这边虽然没有出现窃窃私语的画面,不过武官们就没有一个是脸色好看的。

    确实啊,自国家建立以来,军方一直是受到照顾最多的一个集体,虽说并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但是国家的财政倾斜一直是以军方为主,财政和各个方面的照顾也并不是投了水漂,军方不是为国家带来开疆扩土吗?

    另外,因为开疆扩土,军方也给国家递上了满意的答卷,疆域面积不断扩大之下,国家的总体资源不断不断地翻倍,现在却是出现了教育方面的这么一个资金“竞争对手”,他们心里可以说是非常不乐意的。

    文官那边也有一种想法,他们之中的很多人认为是吕哲要开始限制军方了,国家也将回到“应有的正轨”上来,最高统治者约束军方,地方必将被再一次重视起来,文官的地位必将得到提升,不再是文官在武官面前抬不起头来的现象。

    事实上吧,战争多发年代,文官的地位确实是不如武官,毕竟不管是统治者或是国家社会群体,他们依赖于军方就要重视武官,那么不管是朝堂上的荣耀或是社会上的地位都是武官那边占优,文官更多是一群不被那么重视的群体,甚至在特别的时候更是一群受气包。这样一来,文官在无比渴望自己的身份得到重视的前提下,他们会希望国家呈现和平的趋势,只有在和平环境下武官的作用才会被无限地降低,文官也才会有得到重视的环境。

    “王上重视教育,是我们发挥作用的时刻了!”

    “是呀,毕竟再怎么算,教化万民也该是属于我们的领域,应该是没武官什么事了吧?”

    “嘿嘿,教育需要我们在多个领域上进行配合,也只有我们才能合理调动各种资源配合教育发展,总不能让一群只懂得喊打喊杀的家伙去教学子们怎么动刀枪咯!”

    文官们虽然压低了说话的声音,可是议政殿的传声系统真的不是一般的好,他们的交谈基本是能传到武官那边,导致本来脸色就不好看的武官们脸上差不多是铁青一片了。

    “那群讨厌的家伙,他们是不是觉得军方应该靠边站,一切的事情都该是由他们来掌握?”

    “听说,只是听说啊,很早以前就有文官建议军队应该受到来自文官的约束或是监督,那会王上直接抬起脚就踹,差点没把说那话的文官踹死。”

    “那群只会坐在朝堂上动嘴皮子的家伙,他们想要插手军方?哈哈哈!开什么玩笑!要是由他们来操弄军方,是不是该一个军团又一个军团的葬送?”

    “就是啊,王上曾经说过,由文官带统率军队作战,就是一个给敌军送人头的荒唐事。”

    文官喜形于色地各种猜测,作为回击武官是各种冷嘲热讽,渐渐地开始有人干脆站起来叫嚣。

    武官那边开始各种反击,先天底气不足的文官越来越多就那么发虚。他们在吵架的时候,很多次都是眨巴眨巴眼睛看向吕哲那边,发现吕哲压根就没有想管的样子,武官情绪越来越激动,文官则面对武官站起来的比手画脚一直待在原地不动。

    “王上……”燕彼呐呐地问:“不制止一下?”

    “为什么要制止?”吕哲“呵呵”笑着:“看看那群鹌鹑,打不起来的。”

    话又说回来,上古先秦时期的文官可不是什么手无缚鸡之力的废材,实际上各朝各代的文官都是一群拥有不俗武力的家伙,还是一直到两宋时期的文官才变成手脚发软的废材,也以手无缚鸡之力才被认为是一名合格的文官,稍微有那么点勇力都被认为是粗鲁不堪之辈。

    那是经过五代十国那段特殊的历史,造成了两宋文官们对武将集团的全面压制,因此出现的畸形文武现象。两宋也吃到了轻视乃至于是作践武将集团的最终恶果,一直被轻视乃至于是作践的两宋武将集团,无论是金国入侵到汴京,或是蒙古军南下,他们给出的回应就是不抵抗乃至于投降反过来摧毁宋国。

    上古先秦时期,甚至是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官员们几乎全部都是上马能为将下马能治民的全能型人才,不存在真正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

    吕哲说殿中的文官像鹌鹑不是在说他们没有身怀武力,所指的是相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