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七十六章:满肚子坏水(2 / 3)  大秦之帝国再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无法耕作和放牧啊?”

    徐志眼睛一凝:“有用没用,攻占下来让土地成为帝国疆域的一部分便是。”

    “其实是有用的……”燕彼声音并不大:“我们已经有探子深入东胡领地,在那边发现了丰富的木材资源,更是探索了王上所说的三千里平原。”

    “噢?”季布和徐志同一时间发出声音,只不过两人的话都不一样。

    季布是对那些资源有些看不上,毕竟帝国现在的国土面积并不算小,南方到处都是原始森林,木材资源显示过剩状态,只要将岭南那边开发一下也不止有三千里的耕田可用。

    徐志却是在两眼放光。在于他看来,甭管是有用没用,反正只要属于帝国就可以,哪怕是再没有用的资源也不应该属于异族,更别提东胡领地内有木材资源和可供耕作的平原。

    “那片平原非常肥沃,肥沃的程度超乎想象,”燕彼没有卖什么关子:“我们在南边发现了只要丢下种子,哪怕是丢在一边不管也能有良好守成的土地。东北那边的平原情况差不多,但是他们耕种的不是稻种,是一种麦子。”

    萧何一直没有说什么话,他见几乎所有人都将视线移到自己身上,先是一阵迷惑,随后恍然道:“一直都在试验关于羊毛制衣的实验,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他顿了顿又想了一想:“我们也在极力寻找王上所说的棉花,现在已经有一些眉目了。”

    “有眉目了?”吕哲看上去很是关注:“是中亚那些使节团那边得到的消息?”

    “是的,王上。”萧何满脸的笑意:“鸿儒馆没有花多大的功夫,是从阿拉科西亚那边得到关于棉花的消息,说是有一种在印度那边的特产与我们的人形容的物种很相似。”

    吕哲倒是愣住了,他的记忆中棉花是从康居国传到中原,起初是作为一种奇异的花草,似乎是在隋唐时期由裴氏引进?怎么在这里棉花成了印度的特产,而似乎也只在印度那边才有?

    没错,棉花引入中原确确实实是裴氏的功劳,那是在隋帝国建立的时候,裴氏被任命经营西域,然后由裴氏族人从西域带回中原,至于是从哪一个国家那里获得并无史书记载。

    然后,棉花也确确实实是出自印度,是印度当地的特产,先后被人带往地中海区域先流传于希腊众城邦,希腊人并没有发现棉花可以加工成为制衣材料,估计也是当成一种赏玩性质的奇物。

    棉花除了传到地中海区域之外,它也流入了中亚,中亚人倒是发现了棉花的一些用处,并首先完成将棉花加工成为棉线的技术,甚至是发现棉花具有很强的吸水功能用于航海的一些喷火油应用,并率先进行加工用于各种毛毯制作。

    不知道是扯什么,话题被带往了中亚那边,本来应该聊一下乌孙的事情似乎是全体忘记了。

    帝国对于中亚有一个很模糊的了解,但是不止是吕哲,很多人都对中亚产生了不小的兴趣。

    “话说回来,来了那么多的使节团,本来以为他们是穿一条裤子,看着却是互相都有矛盾啊?”

    “很多国家只在对付塞琉古上面的立场一致,其它方面有着各自的利益点。”

    一众人说得嘻嘻哈哈,只有少数那么几个人很重视中亚各国之间国与国的关系。

    中亚列国似乎有着很密切的联系?这一点从他们出使拉帮结伙就能看得出来。

    另外,中亚各国关系似乎也比较混乱,打个比方:甲国和乙国是仇敌,甲国与丙国是盟友,乙国与丙国是盟友,三角关系真的是乱得可以,甚至还会出现丁国,丁国与乙国和甲国是仇敌,与丙国却又是盟友,简直是难以扯清楚关系。

    简而言之,似乎在中亚互相仇视和互相结盟基本是因时而异,他们可以在局部是敌对状态,大局上却可以成为盟友,很可能是这一刻两国拼死拼活,但是下一刻却又联合起来共同抵御或是攻打第三方。

    某地缘上的政治从来都不是那么单纯和简单,某个区域国家越多地缘性质则会相对复杂,按照吕哲初步得到的情报,中亚那边现在至少有二十个以上的国家,最为强大的是塞琉古帝国,随后是帕提亚与巴克特里亚,然后是阿拉科西亚、克什米尔、帕勒帕迈赛斯……等等一些国家。

    中亚的第一强国是塞琉古帝国,塞琉古帝国也是中亚疆域面积最大的国家,她自公元前三一一年塞琉古一世创建以来就连续击败无数个国家和部族,更是在与希腊诸城邦联盟爆发的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奠定了塞琉古成为帝国的基础。

    不得不说一点的是,塞琉古一世是在亚历山大大帝死后才崛起的枭雄。当时他起步的时候是打着为大流士家族报仇的口号,建立起自己的国家让家族成为王朝之后,大流士是谁?很快就被丢到了一边去。

    若说塞琉古帝国是中亚第一强国,那么从塞琉古帝国分~裂出去的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则是站在第二梯队。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是借着塞琉古帝国与埃及帝国的托勒密王朝激战的时候独~立出去,两国因为同样是从塞琉古帝国分~裂出去,政治上就有着同样的诉求,因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