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八十五章:各有所求(2 / 3)  大秦之帝国再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了匈奴等势力向西域进军,几方小规模的交战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但是大战则是没有爆发。”

    其后的事情吕哲就是“亲历者”了,到了这个阶段正是他“来到”上古先秦时代的那一段岁月,要不是突然被转调南下,他也应该是作为长城军团的一员开拔北上,然后在那一场出击河套的战事中挥洒汗水或是鲜血。

    燕彼见到吕哲在沉思也就缓缓退开,然后从后殿离去。

    在这个历史版本中秦军当然没有“北击匈奴”的历史事件,准备到一半的时候南方就爆发民乱,整个帝国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支离破碎,吕哲也是在这一阶段完成了崛起。

    历史出现了太多的改变,很多事情变得面目全非,一个崭新的帝国屹立而起,华夏之外似乎也是受到影响在不断发生改变,并且随着吕哲对外插手越多改变也就越大,像是本来应该发生在匈奴那里的“子弑父”戏码随着头曼正在被押解前来南陵注定不会再发生,乌孙也应该是到西汉时期才会与华夏有接触因为历史发生改变被提前了,而帕提亚、巴克特里亚……等等那些中亚的国家更是提前至少千年与华夏有了接触。

    “王上,王上?”

    一阵轻声呼唤让吕哲从深思中回过神来,抬头往下看去,透过冕冠上的珠帘看到的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那些中亚各国的使臣已经并排站在下方。

    “刚才那些使臣一致请求能够进入帝国腹地进行购买,您长久没有回复,他们才站到一块。”

    近侍话音刚落,班列中走出一个人。

    出了班列的是景驹,他行礼道:“列国使节的提议有待协商。”

    春秋战国时期,行走于诸侯各国进行行商的商队,动辄就是数千上万人的规模,动用的武装护卫甚至比一些小国全国所拥有的武装力量规模还大,因此巨贾也才会一再被列国所打压。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允许陌生人长驱直入,特别是现在的商旅规模一般都不小,特别是长途进行走商的商队规模尤其大。那是因为什么?是因为长途行商没人会只少少地携带一些货物,货物越多承载的车辆必然多,多了安全考虑随行的武装护卫也就少不到哪去。

    鸿儒馆是接待中亚各国使节团的部门,他们也负责接待来自中亚的那些商旅,有针对过人员进行统计。他们统计的结果是,商旅携带的武装护卫从人员数量上要多于使节团的随行护卫。他们还专门进行过调查,多方面的情报都显示,想要从中亚区域安全来到帝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路途上的风险也必然会增加随行的武装人员。

    一旦是武装人员达到数千上万乃至于是好几万,那与军队已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国家尚且不乐意陌生的少部分人进入国境,又怎么可能会允许数量更多的武装人员进入?

    “考虑到一些特别的因素,”景驹看了看中亚各国的使节,重新看向吕哲这边时提议道:“或许在边境处设立交易地点是更理想的选择。”

    催场吗?历朝历代都有在帝国边境设立催场,用于与胡人进行交易,那是为了避免胡人深入国境的一种方式。

    “那么……贵国的商旅前往我国,也是应该停留在边境处。”来自巴克特里亚的使臣安格列满脸的怪异:“无法进入到国境内部,怎么对商品进行选择?另外,如果不进入国境,怎么穿越国境前往下一个国家?”

    还真的是那样的道理,边境线上的催场一般是由官府来制定贩售哪一些货物,可以提供的商品上选择性并不是太多。帝国这边的大陆仅有帝国这么一个国家,中亚那边却不是这种情况,是该好好思考一下的。

    吕哲本来是不想在这个话题深入下去,但又是不得不正视。

    帝国商贾前往中亚,经商只是一个附带目的,真正的用意是深入各国了解当地的情势,要是被堵在国境线外怎么个了解法,无法穿越巴克特里亚的国境连帕提亚那边都到不了,那就更别提去塞琉古帝国,或是迁往埃及等等一些国家了。

    景驹似乎没有想过那点,一时间愣在了原地。

    班列中的武将,他们很多人都露出了别样的表情,不用去听他们会说什么,看那狰狞的表情就该知道大概是“和平方式过不去,那就暴力方式打过去”的心思,索性的是没有武将当场跳出来,不然还不知道该怎么收场。

    “这一次前来的各国,合起来的人数超过三万,”景驹看向巴克特里亚使臣安格列:“你们今后的规模我们无法判定,若是我国商贾前往你处,考虑到路途上的安全需要,规模只会比三万人数多而不会少。”

    “啊?”安格列错愕了一下:“我们是超过十个国家和部族组成,因此才会有超过三万人的规模。”,他满脸的迷惑,左右看了看,讶异问:“贵国的每次规模都会超过三万人的人数?”

    景驹怎么可能知道,但是并不妨碍他进行假设:“帝国的商贾众多,巨贾更是不少,单一商贾或许没有三万人那么多,但是考虑到路途遥远的因素,大概是会几个商贾互相结伴而行,具体会是多大的商队规模,估计人数只会更多而不是变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