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九十三章:摆明了的阶梯(2 / 3)  大秦之帝国再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并不是说校尉级别没有获爵者,是哪怕有校尉级别的人最多也是得了个勋爵,而勋爵是一个荣誉贵族,称不得真正意义上的贵族。海军的一名校尉获得五等子爵的爵位,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震动,也让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海军。

    “我知道贤弟要说什么。”徐汇苦笑着:“父亲已经有决断,几个族人已经去报考海军学院,为兄若是在陆军不能得到发展,最迟二年也要去海军。”

    徐阳真心没有觉得自己那个族长叔叔现实或是市侩,类似的事情几乎有点能力的家伙都在干,特别是一些刚刚被纳入帝国疆域的家族,他们自知本家族难以在陆军有发展,整个家族的精力几乎都是投入到对海军的研究中去,那是拼尽全力一搏,想要搏出一片天地来。

    “其实文治也能发展……”徐阳话没有说出去,他心里想着:“帝国重视军事,但是一切军事都是建立在内部的稳定和发展上。王上已经有裁军的心思,或许军方并不是所有人想象中会是最佳的发展途径?”

    前方街道岔口站着李良,他显然是看到了徐阳,抬起手不断摇晃。

    骑马慢速前行的徐阳很容易就能看得到前方的李良,那是因为李良身上穿着一套新式的军服。

    所谓新式军服其实是火器部队的新服装,那是一种上下身分离的军服。新式军服的上身是内着白色的衬衫,外面有一件像是夹克的外套,外套的主体颜色为灰色,镶边是一些绣成花纹的红色镶边;下身是一种束裤的改良版,使用羊毛的线制成的一种布料,看去有点像是一种束身的棉裤,主体颜色为青灰,两边跨步到脚底是红色的镶边。除开上下身的配套,双脚所穿是用牛皮制成的长筒皮靴,靴子的长筒一直快要抵达膝盖部位。

    徐阳此时身穿的衣服其实与李良一致,他们的军服目前只有火器部队那边在使用,不了解详情的人只会以为那是一种新奇的私人款式。

    李良看到随行的还有徐汇似乎有些意外?不过他也没有多说什么,互相致意之后翻身上马,随后三人也就出城前往郊外火器部队的驻地。

    火器部队的驻地是在南陵东北面的郊区,距离南陵大概是五十来里,距离竟陵反而只有三十里,旁边是汉水,似乎离某处渡口也并不是太远?

    竟陵目前依然是南郡的水上重要枢纽之一,那里更是有帝国内河最大的造船基地,帝国内河船只的出产至少有十之二三来自竟陵造船工厂,而这还是长江两岸新建造船基地之后的事情,长江沿岸的造船厂没有建立之前,竟陵出产的船只占到帝国内河船只的份额更多。

    南郡作为近畿之地,道路交通是最先建设的一个郡,一些早期纳入吕哲治下的地区皆有国道直通南郡,南郡内部的交通更是四通八达。在周边数郡的道路基础上,每有一地新纳入吕哲治下,道路总是会延伸出去,有那么一句流行的话来形容这种现象,那便是条条大路通南陵。

    因为南陵是帝国首都,每一条通往南陵的道路上从来都不会缺少人流,要前往火器部队驻地的三人,他们看到最多的是在路上分为左右两个方向的人流,人流之中的商队数量尤其多。

    “近期到南陵的人更多了啊!”李良意有所指。

    尽管是耳边有风一直在吹,徐阳还是听了个仔细,他也是提高了声音:“是啊,近期会有凯旋仪式,然后就是封爵仪式,都是过来参加盛会的。”

    李良降慢了一些速度:“这次获爵的会有将近六百人,除开荣誉性质的勋爵,包含男爵会有一百三十九人获爵。”

    徐阳能看出李良脸上有一丝丝的满足,那是因为封爵名单中李良也在上面,会成为众多的勋爵之一。

    帝国这一次下封的勋爵数量是差不多四百五十人,除开战事中获利战功的军方这一体系占去了将近三百,剩下的就是文官集团和民间一些有特殊贡献的人。

    “以前包含勋爵在内帝国也就是不到四十人,这一次封爵过后却是增加了至少十倍。”李良又略略加快了一些速度:“相对起帝国已经快要突破的四千五百万人口,全国上下不到五百人的贵族真的不算多。”

    多少分之一?九万分之一,也就是差不多九万个人之中才有一名起码是勋爵的贵族。帝国还在大肆鼓励生育,有相关的推测表明未来十年帝国的总人口会过亿,甚至是更多,那么贵族和平民的比例肯定是要加大。

    徐阳还是有丝丝羡慕李良的。他在雁门郡那边虽然有所建树,可是李良是先活跃在中原,随后李良也有一段时间去了草原,后面李良更是去了秦地西北参加针对头曼的大战,不太清楚李良到底都干了一些什么,但是李良能够在封爵名单上占一席之地肯定是有其匹配的功勋。

    要知道徐氏的族长在功勋评定中也就是一个勋爵,那还是徐岩带着数十万中原军团一同纳入帝国,这样都只能获得勋爵,可以看得出帝国对封爵的要求有多大。

    “那不是最终的名单,到底是个什么样还要看最终的核实,有些提名的名单不会减少只会增加,爵位却不是一成不变。”李良像是在卖弄自己的消息灵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