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九十九章:热烈气氛下的……(2 / 3)  大秦之帝国再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城前面的广场:“冒顿是一个危险人物,但是冒顿对我们接下来在乌孙的布局有助益。”

    司马欣脸上出现诺有所思的表情,不过很快思绪就被打断了,那是因为宫城广超那边率先传来欢呼,随后道路两旁的群众也跟着欢呼起来。

    经由西边白虎门,一直沿着笔直大道行走大概三十里,一路上的道路两旁全是密密麻麻的群众,再来到宫城附近就不止是道路两旁站满了群众,甚至是两边的楼房窗户和屋顶也满满全是人。

    宫城前方的广场占地很大,足以容纳下十来万人,目前广场的绝大部分区域全是密密麻麻的人群,只有靠近宫城城楼左近的一些区域特意留了下来。留下来的空地是用来容纳凯旋的部队,也是一些仪式举行必要的场地。

    队伍缓缓进入广场,欢呼声更大,大到几乎震耳欲聋的地步,像是每个人都扯着嗓子在尽情地呐喊。

    因为要举行相关仪式的关系,宫城的城楼和附近的城墙段似乎是经过精心的布置,城楼之上布满了喜庆的红色,竖立起来的众多旗帜也在风中尽情地飘扬,附近的城墙段在凯旋部队进入广场的时候也放下了很多本来卷起来的布卷,等待布卷展开的时候能发现全是一些军团的番号。

    “武威!威武!威武!”

    城墙段出现巨大的垂直旗帜,每面旗帜上都是参与西北疆战事的部队番号。垂直旗面展开的瞬间,现场的欢呼声突然暴增,随后变成了统一的口号。

    就是在普天满是“威武”的口号声中,王车和众多文武所乘坐的战车经由王城正中央的宫门进入宫城,凯旋部队则是在一片片军令声中在广场空出来的场地分批站好列队。

    军队在排列方阵,表现出来的团队协作的流畅感再次惹来欢呼,先是少部分人呐喊“帝国军队武威!”的口号,然后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呐喊,最终现场统一的口号变成了一致的“帝国军队威武!”。

    官文有分级别,有人有资格参与全程的仪式,有人则只能是作为看客。

    其实并没有特别针对哪一方人,参与仪式之中有文有武,级别不够只能作为看客的当然也是文武皆全。

    任何时代或是政权之下皆有因为身份的不同产生的一些待遇差别,像是普通人只能是站在普通的地方围观,有一些身份的人却是能够被安排在特意建造起来的观礼台上观看。

    帝国官员有一部分是在平地建立的一些观礼台,不少是被安排在城墙段上的某些位置。

    凯旋的队伍开进广场,一片欢呼声之下,位于广场右侧的观礼台上,不少文官是在全神贯注地观看,但是也不缺少议论的人。

    “真是令人纳闷啊,军队固然战绩斐然,可缺少了我们在后方提供辎重,他们……”

    “嘘!平时能够抱怨一下,今天的场合还是克制一点吧。”

    “大乱之后应该大治,王上虽然也重视重建,可是一直以来却是表现得对军方更加重视。这样可不行啊,我们应当找机会向王上劝谏。”

    “还是少说两句吧。”

    “哼!就是你们一些人太过胆小怕事,我们才一直没有得到该有的重视。”

    “呵、呵呵……”

    帝国的文官从地位或是名声上确确实实是要矮武官一头,那不但是因为事势造成军方的强势和名声大,还是因为吕哲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很明显更加倾斜向军方。

    现在是上古先秦时代结束不久,文官可不止来自一个学派,但是要说哪个学派最有向上野心,也是最喜欢议论或是动不动就要劝谏君王述说自己的理想或是意见,那么当属儒家这一学派。

    事实上帝国的学派真的不少,特别是吕哲比较喜欢的是百家争鸣的局面,一些本来已经快要消声灭迹的学派得到一些支持又重新恢复了活力,特别是一些学派更是得到来自于吕哲授意下得到更多的资源来进行壮大,儒家因为一些原因也是得到官方资源相对多的一个学派。

    “重视军方或许说得过去,重视农家也是关乎到天下黎民的生计,毕竟农家牵扯到粮食生产等等,着实令人无话可说。但是!王上对墨家中衍伸出来的工家,阴阳学派中衍伸出来的化学家,等等一些老牌或是新出现学派也太重视过头了!”

    一个看上去像老学究的人看上去有些激动?他因为围观群众呼唤军队开始说起,说到后面竟然开始数落同为文官一个阵营的某些学派。

    “要说我,我们儒家肩负教育众生的大责任,才是最应该获得更多资源的一派,凭什么一些小家小派也能获取那么多的资源。要是缺少我们,他们连识字的条件都没有,偏偏很多从我们这些学会识字的人,他们竟然成长起来之后投入其它的学派,着实气煞我也!”

    本来还有些人会与老学究搭腔,后面老学究攻击的范围越来越广,原本还会搭腔的人不是左右他言,就是极力想要远离老学究。

    是,儒家的相当多士子是投入到帝国普及教育中去,帝国的师资资源中有至少六成是来自于儒家学派的人群,而这还是身在中枢的一些儒家派别的高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