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六十六章:华丽丽地到来(2 / 3)  大秦之帝国再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则是另外说。

    李信等人想要换上帝国军队款式的铠甲,做戏自然是要做全套,帝国军人该是什么样的穿着,他们就该是什么样的服饰。

    帝国军装有分夏季和冬季两款,夏季自然是轻薄的款式,冬季除开必要的贴身衣物之外还有像是风衣一般的羊毛外套,只不过铠甲是穿在紧身衣物外面,最后才是穿上风衣。

    “不得不说,夹层里有毛料,穿起来真的是暖和啊!”李信并不是第一次穿上帝国的配套军装,也不是第一次发出这样的感慨:“不得不承认一点,陛下历来体恤士卒,武装起来恨不得武装到牙齿。”

    可不是嘛,吕哲体恤士卒的习惯是从有第一次武装就养成的,在他之前任何国家的士卒军装、兵器等等东西都是需要自己准备,只有在很少的时候才会公家发送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

    吕哲哪怕是没有成为皇帝,他在军事史上也注定是会留下重重的一笔,不是说他在哪一场战役打得多么精彩,是因为他首创了军饷,又公家发配士卒太多太多的东西了,而这些在此前都是没有的。

    穿上了配套的制服,再披上风衣,头盔则是暂时不戴,然后又忙碌着从驮马上解下来一些长形物的包裹,解开包裹之后露出来的是一些如骑枪、斩马刀、长剑的兵器,然后又从一些长形箱子拿出骑弓、箭矢,最后甚至是拿出了连射的骑弩和配套的弩箭匣子。

    不多的时间,他们翻身上马之后,戴上了头盔,蒙上了纱绸,一支差不多三十人的帝国突骑兵也就出现了。

    李信和李任身上穿的衣物有些讲究,灰色的风衣边镶是绣着一些红色的花纹,连带甲胄上的花纹也要比其他人华丽许多。

    帝国的军装和盔甲有分级别,士兵尽管总体款式华丽,可是与之每一级的军官相比起来也只是少了一些零件和花纹。

    李信身上穿的是偏将级别的款式,李任则是俾将款式,其它人则是士兵的款式。从马甲到盔甲的方方面面,他们是在內史郡得到首肯之后从军需处付钱之后购买,因为所有人都不属于军中任何序列,不管是军装还是铠甲上都没有任何的所属番号。

    “驾!”

    众多的马蹄踩踏起来,比之前更加沉闷的马蹄声在旷野上传的非常远,不一会就离开了原本的地方。

    骑跨战马驰骋,三十里也就是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要是将路况的影响算进去,至多也就是再加上一倍的时间。

    他们在接近白龙堆二十里内的时候,路途上已经能够遇到人,那些人是用着奇怪或者迷惑的眼神看着不到三十骑的华丽武装,交头接耳地猜测这支骑兵来自哪,属于谁。

    “很漂亮,好威武,这是哪个国家的骑兵?”

    “没有打旗号,可是戎装看着非常眼熟,好像是在哪里见过?”

    “非常有特色,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不是出自周边数国。”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士兵需要自己准备战袍等物,实际上一支军队很难在服装上做到真正的统一,只能是在颜色上采取相同的样子。比较出名的是善战的秦军,他们甚至很多时候都未能做到颜色的统一,秦军很多时候是五颜六色的出现,山东诸国正是因为这点才嘲笑秦国穷苦。

    游牧民族没有统一的军装,许许多多的国家实际上都没有统一款式的军装,也就是吕哲统治下的帝国因为军装是军方提供才真正做到了统一军装,连带兵器等物也是全面制式化。

    李信等人的出现是在服装上做到“整齐划一”,光是这点就足够吸引眼球。统一的服装,武装到牙齿的配置,再加上看上去无比的华丽,给人的第一印象绝对足够深刻。

    不到三十人的骑兵队越来越靠近白龙堆,沿途看到的人越来越多,关于李信等骑兵是来自哪里的谈论自然变多。

    大概是接近白龙堆十里,两支从白龙堆方向出现的骑兵,他们是分开左右向李信这支队伍靠近。

    出现的两支骑兵,一支是来自山国,另外一支来自楼兰国,他们在服装上没有太大的区别,皆是羊皮毡的款式,有点差别的是来自领口处内部服装的颜色,还有所持旗帜的颜色和图案上的区别。

    “呜呜呜——”

    一阵苍凉的号角声在李信所在的骑兵队中吹响,驰骋中的骑兵队也是分别向左右两边散开,不到几个呼吸之间一个倒“V”的阵型已经出现。

    马蹄声中,骑跨在战马上的李信等人该拿出远程兵器的已经拿出来分别瞄准目标,前驱则是手握骑枪向前横指。

    来自山国和楼兰国的两支骑兵在听到那阵号角声之后,他们不约而同地降缓速度。两支队伍的旗帜也是不约而同地倾斜着垂下,旗手将旗面一卷一卷捆了起来,做出的举动是在向李信等人表现无敌意。

    早在李信这支队伍吹响号角,周边的闲杂人等已经能避开多远算是多远,都在议论等一下会不会有好戏可看,让他们失望的是山国和楼兰国的“偃旗”。

    将旗面卷起来就是偃旗的一种,表示的是不战。这点倒是和华夏文明的一些习惯没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