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九十四章:纠结(2 / 3)  大秦之帝国再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境的东胡人,其余时间老实说有点清闲,跟他想象中就职之后会很忙碌根本就不一样。

    王贲比较纳闷的还有许多事情,因为帝国未来的征战都是会集中在草原方向,那么接近草原的几个郡县需要忙碌的事情就有点多,偏偏征战上面注定不会有镇南将军府什么事,很长一段时间里镇南将军府需要做的事情无非就是保证草原派遣军的后勤线安全。

    保证后勤线安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会有频繁的护卫任务,后勤线畅通和安全是镇南将军府的职责,一旦后勤线在安全上出了问题也是镇南将军府的过错,因此不折不扣是一件苦差事。

    目前帝国有征西将军,所有人比较不明白的是皇帝既然要对草原再一次用兵,那么为什么只成立一个草原派遣军,不设立征北将军幕府机构?

    “其实哪怕是陛下设立征北将军幕府……”司马欣揶揄地看着王贲,问道:“你认为谁会成为第一任征北将军?”

    王贲很想说自己就是一个合适的征北将军人选,可是说出来只会闹笑话。倒不是说他不合适,是目前的草原派遣军司令是季布,按照以往的惯例,哪怕是征北将军幕府建立,皇帝也只会让现任的派遣军司令补上将军的职衔,不会另外选派将领过去担任。

    “现任太尉是以前的镇南将军。”司马欣笑呵呵地提点道:“其实这也是一个惯例了,太尉是从四镇将军中产生候选人,由将军府进行推荐,最后由陛下任命。”

    王贲秒懂了司马欣的暗示,司马欣是在说帝国重视北疆,王贲身为镇南将军其实大有可为,只要能够保证草原派遣军的后勤补给线,有很大的可能将成为下一任太尉。

    帝国的职衔从来都不是固定,从吕哲建立起势力以来,从征战军团到地方镇守部队,基本上是三年一次调动。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对于一些不习惯的事情,经由吕哲办了那么多次,其实也应该习惯了。

    帝国的太尉没有以前秦国时期那么重要,不过按照品阶来说依然是武官第一人,要是能够当上一任太尉对武将来说不但是荣耀,并且在很多方面其实有着天大的好处。当初司马欣不过是一介降将,吕哲处于一种平衡策略任命司马欣为第一任太尉,此后再也没有人提起司马欣是降将的事情,现在的司马欣不但在军方广受尊重,还是帝国唯二公爵的一员。

    司马欣其实也清楚自己能当太尉是一个怎么回事,那个时候帝国还叫汉国,军中的高层将领之中有大概六成是出身于秦军,被称呼为秦系武将集团,吕哲又需要和平兼并秦国,才会选择司马欣当太尉。

    事实也证明吕哲的做法很对,司马欣被任命成为太尉之后,军中的秦系将领认同,秦国那边的军方也产生了一种诡异的态度。吕哲能够那么成功的兼并秦国,无非就是利用任命司马欣当了太尉造成的影响,然后对秦国军方轻易地进行了分化拉拢的行为,使得扶苏哪怕是想要抵抗也不信任军方。

    “现在……比较难了。”王贲苦笑,心中想道:“现在的局势早就不是那个时候的情势,陛下根本不需要出于政治目的来选择人选。再则,第一任是秦地出身的司马欣,第二任是楚地出身的骆摇,接下来哪怕是轮也该轮到中原的将领补位了。”

    司马欣听王贲那么一分析倒是愣住了,反应过来之后哑然失笑,说道:“你都明白现在不需要考虑其它因素,那么功劳也就成了决定因素,不是吗?”

    “共……侯爵啊,您不要忘记共将军!”王贲一脸的苦恼:“这位是镇西将军,还担任第十七混编军团、第二十骑兵军团两个军团的军团长,又是草原派遣军的后将军,同时兼任西北都尉。”

    确实,帝国的官职并没有限制不能累加,但是像共尉兼任那么多官职的人是独一份,由此可见帝国皇帝该是多么地信任共尉。

    司马欣一阵默然,说到底吧,皇帝在很多事情的做法上确实能够做到利益均沾,可是该照顾夷陵嫡系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扭扭捏捏。

    夷陵出身的那帮人,当时要是能够得到吕哲认可,除非是已经战死或是因伤退出国家他统治阶层舞台的人,不然现在谁不是身份显赫?共尉身兼数职,季布又被任命为草原派遣军司令,连带徐志、卫翰等人也都是率军征战在开拓的第一线,可以想象日后该是什么样的光景。

    “蒙氏……”王贲左右看了看,压低了声音:“蒙氏祖上也不知道是烧了什么高香,以前受到重视,加入帝国之后也受到陛下重视。”,他是一脸的搞不懂,纳罕道:“运道真的是太好了吧!”

    哦,对!太尉的有力竞争者还有一个蒙恬。蒙恬已经组建起了征西将军幕府,并且率军杀入了西域。帝国在征战草原的同时,针对西域的第一步蚕食已经在进行,可见蒙恬也绝少不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呵呵。”司马欣以前算是庇护于蒙氏麾下来着,只是现在人事已非。他说:“这不是坏事。”

    王氏与蒙氏不对付几乎是天下皆知的事情,王贲听司马欣那么一讲有些不乐意了,只是碍于现在司马欣的身份和影响力不好表现出不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